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背篓摇碎的月光
煤油灯里的爱
岁月里的浪漫
宝鸡赋
家乡的皂角树
老水车转动的光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老水车转动的光阴
林钊勤
芒种一到,田里的水就活泛起来。老水车在河岸,“吱呀吱呀”地转着,像是村里的老人,慢悠悠地讲陈年旧事。它不紧不慢,却从不偷懒,日复一日地把河水送进干渴的稻田。
这架水车是村里最老的物件之一,木制的骨架早已被岁月磨得发亮,青苔悄悄爬上它的脚架,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绿衣裳。父亲说,这水车比他年纪还大,是早年间全村人凑钱打的,后来各家各户轮流用,谁家田里缺水了,就推着它去河边,架上水槽,踩着踏板,河水便哗啦啦地顺着竹筒流进田里。
田里的秧苗刚插下去,嫩生生的,经不起半点旱。父亲天不亮就出门,扛着铁锹去放水。我跟在后面,踩着露水打湿的田埂,泥土软软的,像踩在棉花上。到了河边,父亲把水车的木轮子架好,又检查了一遍竹筒是否接牢。他踩上踏板,水车便吱扭吱扭地转起来,河水被舀起,又顺着竹槽流进田里。我蹲在旁边,看着水流像一条银亮的小蛇,蜿蜒着钻进稻田。
“这水车啊,比人勤快。”父亲笑着说,“只要有人踩着,它就不停。”
我试着踩了几下,踏板比我想象的沉,没几下就气喘吁吁。父亲也不催我,只是说:“慢慢来,力气是练出来的。”他卷起裤腿,赤脚踩在踏板上,身子微微前倾,像在跳舞一样,节奏均匀。水车转动的声响和流水声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妙的韵律。
村里的老人常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这时候的农活最紧,插秧、灌水、施肥,一样都耽误不得。水车成了人们最忠实的帮手,从早到晚,不知疲倦。有时候,邻家的叔伯也会来帮忙,几个人轮流踩,水车转得更欢了。他们一边踩,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谁家的麦子长得好,谁家的秧苗有点黄,言语间全是庄稼人的实在。芒种的光阴,就这样在水车的转动里,悄悄流走了。
傍晚时分,夕阳把河水染成金色,水车的影子被拉得老长。父亲坐在田埂上歇脚,摸出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我趴在河边,看小鱼在水草间游动,偶尔伸手去捞,它们却灵巧地躲开。父亲吐出一口烟,望着远处的稻田说:“再过些日子,稻子就该抽穗了。”
后来,抽水机代替了老水车。它被搁在河边的草棚里,渐渐被遗忘。偶尔有人提起,也只是说:“那老家伙,早该退休了。”可每到芒种时节,我总会想起它吱呀吱呀的声响,想起父亲踩着踏板的背影,想起河水如何一点一滴地滋养着土地。
如今,老水车早已不再转动,可那些踩着踏板、听着流水声的日子,却像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记忆的土壤里,偶尔想起,仍会生根发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