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母爱绵延
◎王红霞
  母爱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穿过崇山峻岭,穿越岁月阻隔,一路流淌,奔腾不息。
  已到中年的我,就亲口把两个人叫过“妈”: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另一个就是我的婆婆。正是这两个妈,汇聚成了我烟火人生的母爱之河。
  我是家中老小,是母亲为了成全父亲再生一个儿子的心愿,望眼欲穿等来的第四个“丫头片 子”,却在那个缺吃少穿的时代,把我 养成了全村有名 的“胖娃娃”,以 至于“减肥”成了伴
  我一生的功课。姐姐们告诉我,我都长到三岁了,每天一见到母亲下工回来,还一头撞到母亲怀里扯 下来。母亲也知道,一贫如洗的家里再也没有比自己的乳汁更好的营养品,也就任由着我了。那些年,母亲被我榨得骨瘦如柴。
  从小自知是个累赘的我,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却着实让母亲在父亲面前扬眉吐气。倒是家里没有供原本已考上重点高中的我读高中考大学,而是选择了毕业就包分配的技校,这成了母亲始终去不掉的“心病”。我上班第一年,得知我考上成人高考的消息,母亲比我还高兴,她把自己零碎攒的私房钱给我,让我买了辆自行车,方便晚上去上夜大。当年,听到我谈的男朋友家里只有弟兄俩而没有女孩时,母亲居然对这一点非常满意:“这样的家庭,我女子去了就会受稀罕。”也许真是缘分,“咱一辈子又没生下个姑娘,咱就把媳妇当姑娘养。”这句话就成了婆婆多年来的“口头禅”。
  结婚后,母亲时常敲打着我要和婆婆处好关系。逢年过节,每当我给母亲买个小礼物,她总要提醒我:“给那边你妈买了没?”还一再叮嘱:“那边你妈又没个姑娘,两个‘光葫芦’心粗,你手头紧了哪怕不给我买,也一定要给那边妈买个啥,让她知道你心里有她。”结婚多年来,我和同在一城的婆婆交集远比在家乡小城的母亲多。尤其是我生下儿子后,多数时间都是婆婆在帮我带。被两条母爱的河流汇合滋养,虽然也会有浪花飞溅,但我们的小日子终究以充满爱的力量,奔涌向前。
  婆婆自觉接管了母爱的全部供养,始于我母亲去世之后。我分明感觉到,婆婆对我的关心比以前越发细致入微。一到周末,她就主动打电话叫我们回去吃饭。有时候坐在我对面看我一会,她会说:“我看你这几天耳廓周围咋有点发白?”“你最近脸色有点黄,是不是又熬夜了?”知道我要出差,她就会打电话提醒:“出门别穿高跟鞋,多带几件衣服防止变天。”唠唠叨叨的提醒和母亲当年一样细细密密。操心我们工作忙起来吃饭胡乱凑合,婆婆时不时会派遣公公拎一大兜她加工好的半成品,赶在我们下班前给我放进厨房。
  两天前下班回家,一阵扑鼻的清香从厨房飘来。我进去一看,蒸槐花、韭菜合、素丸子等摆满案板,样样都是我爱吃的,心房里顿时溢满了母爱的味道。不用猜,又是婆婆做好派公公专程送来的,这已是爱人这次出差半月来,他们第二次悄无声息地坐着公交、穿过半个城市来给我送吃食。尽管我反复劝说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但婆婆执意坚持:“我就怕你一个人在家随便凑合。”
  母亲走了,婆婆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妈。正因为还有婆婆,母爱之河才从不曾断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