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难忘的叮咛
◎孟民
  往事如烟。四十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从小到大及至走上社会,我有过无数位解疑释惑的老师。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打开我行进中迷茫的未来,成就了我的人生。在我的成长中,有位叫李世昌的老师,令我终生难以忘却。
  记得踏进高中学校,开学第一堂课是语文课,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早已把课本、笔记本和练习册摆在课桌上,屏声静气坐得直直的,等候新老师闪亮登场。铃声骤停,只见一位身着中山装、中等个头的老师走上讲台。他清瘦的脸庞堆满笑容,操着本地方言自我介绍一番后,又用俄语向我们问好。在我们苦读、苦背英语单词时,一种全新的语言让同学们兴奋起来,我记住了这位不寻常的老师叫李世昌,他还是我们的班主任。
  校园生活是欢乐的,也是艰辛的。一晃到了冬季,似乎那个年月的冬季特别冷,宿舍的床是用绺绺木板拼接一起搭在木椽上的,上下两层。褥子下铺上麦草,就算保温层。深冬严寒,宿舍与冰天雪地的室外温度相差无几。一天深夜,宿舍已经熄灯,同学们也陆续进入梦乡。我突然听到宿舍门轻轻地响了一声,一束灯光射向楼顶,随之在下铺晃动,我屏住呼吸,轻轻爬向床头,大喊一声“谁?”“我,你李老师。”来人说道。原来李老师担心我们盖不好被子而受冻。他再三叮咛我,转达上铺同学:被子虽厚还要盖严实,并相互提醒。他还让另一名班干部负责下铺学生晚间的保暖。这个没有任何人安排的“加班”,李老师几乎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那年冬季,我的耳朵和手冻伤了,李老师发现后,叮咛用热水热敷。学校都是集中供水,我们没有人带热水瓶。第二天下午晚饭后,我正在阅报栏前看报,李老师的儿子叫我赶快去他爸爸的办公室,一踏进门,李老师说:“快把手放进脸盆里,水温正好。”我感动得差点掉下眼泪。擦干手准备离开时,李老师又叫住我,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冻疮膏,给我抹在手上和耳朵上,并叮咛我天天来,不管他在不在办公室。坚持半月后,我的冻伤消退了。母亲让我给老师交钱,他一反往日慈祥的面孔,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并说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如果给学生用点药膏、帮点忙,就计较、要回报,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天气慢慢地温热起来了,田野刚换上春装,还没顾得过多地展示妖娆的身姿,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时不像现在还有蚕丝被、夏凉被、毛巾被,学生们都是一床棉被盖全年。盖上棉被,全身发烧,不盖又凉。一次班会课上,李老师说:“夏天来了,盖被子要讲究方法,再热也要把肚子盖严,不然,最容易感冒。感冒了人难受,关键会耽误学习!”他担心学生们做不到,硬是让我们每人复述一遍,夜间他不时到宿舍检查。夜色朦胧中,我再次看到了李老师给学生盖被子的身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他曾做过俄语翻译,为报纸做过编辑,我更对他肃然起敬。如今,李老师已离开我们四个年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并深深地浸润在我的骨髓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