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缅怀恩师
◎罗宁
  我们敬爱的曾纪纲老师,走过了人生九十二个春秋后,安详地走了。
  带着对凤翔师范的终生眷恋,带着对绘画艺术的无比热爱,带着对学生们的无限深情,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永远活在我们凤师美术班同学的心中。
  如今,虽然凤翔师范这个校名不存在了,但在我们心中,曾老师的精神形象却在我们脑海里更加清晰了——
  曾老师一生酷爱绘画,从早年在兰州西北师大求学时就受到中国画大家黄胄的教导,在教师岗位和退休的日子里,他从未放下画笔,无论是以前的水彩画还是后来的国画,都是他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他都不离不弃,用艺术充实着自己的心灵和生命。
  曾老师爱自己的学生是出了名的。我们这届美术班主要是西式的基础美术教育,曾老师和别的老师一起,想尽办法让我们多学点东西。为了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书画,他从校外请来梁伯载等先生为我们现场示范传统书画。正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对中国画产生了兴趣,并一发不可收,直到现在。曾老师还请民间传统国画家到凤翔师范上课。就当时的客观条件而言,曾老师的胆略远见和对学生的负责态度更显得难能可贵;现在看,此举的价值和意义是曾老师对凤翔师范美术教育的特殊贡献。所以说,曾老师是我们学习中国画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我工作后,曾老师几次写信,继续关心我热爱的中国画,还亲自来西安看望我,见了面总是先谈我的画作,他坦诚直率,直指我的问题要害,一方面热情鼓励,一方面又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不是光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技术,而是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我眼中,曾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并举中,做到了传道为大。
  到了晚年,曾老师更加思念他的学生们,他把学生们的照片和视频放在跟前,常常念叨着他们的名字,但又明白学生们工作忙,不让家里人打扰……
  曾老师走了,我们凤师全体美术班同学陷入无限悲痛之中。几天来,曾老师那童心未泯的音容笑貌总是闪耀在我们面前,他为我们班歌咏比赛手风琴伴奏时的声音,一直回荡在我耳边。同学们通过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发表悼念文章和感言,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