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家的变迁
张海力
  四十年前,我家还住在市郊的半塬上,两口窑洞就是我们全家的栖身之所。一口窑洞用来住人,另外一口窑当作厨房和杂物间。日子虽然艰辛但却不失温暖,昏暗狭小的窑洞里盛满了我们一家人的欢笑。
  当时,我的父亲在国营厂上班,吃着村里人羡慕的“商品粮”。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泥土,每逢节假日,他便骑着家里最值钱的那辆“28”自行车,后座上再绑上一捆他平时捡来用作烧火做饭的柴火,骑行三十多里路,然后再十分吃力地推着自行车爬一座塬。筋疲力尽的父亲回到家,稍微歇息一下便拿起锄头下地,帮母亲料理农活。那时,兄弟姐妹们根本体会不到父亲回一趟家的艰辛,都盼望着父亲每天都能回来,因为父亲随身带的帆布包里总会有一些我们平时吃不到的水果糖,或者是难得一见的肉食,甚至是过年才有的苹果、香蕉,这些都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因为家在半塬上,母亲用架子车收粮拉柴太辛苦,尤其是雨天,出门就成了最大的难题。所以父亲就萌发了在塬下平地处另盖新房的想法。但父亲工资不高,加上母亲挣的工分刚能满足全家人的温饱,盖新房只能是深藏在父亲心里的一个梦。
  为了早日实现盖新房的梦想,父亲和母亲一直在默默地做准备。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母亲更加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她还把山脚边河滩上的小块荒地开垦出来耕种,父亲只要一有空就回家赶到地里劳作,在村里人看来,这个吃“商品粮”的工人和起早贪黑的庄稼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家里的光景渐渐有了起色。1986年,村上给我家划分了一块宅基地,就在塬下铁路南边不远的地方,我们也和别人家一样,盖起了三间砖瓦房和两间厨房。父亲终于圆了他的盖房梦,母亲今后再也不用为拉柴收粮食发愁了。1988年,我们家买了全村第一台彩电。1998年,我们兄弟几人也都长大,父母又商量着拆掉原先的三间大瓦房,在原地盖起了一座漂亮的二层楼房,电视也换成了29英寸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成为现实。村上修了水泥路,下雨天出门也不怕道路泥泞,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如今,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我们家已搬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做饭有天然气,上下楼有电梯,出门坐汽车。一年四季,瓜果不断,鸡鸭鱼肉,随吃随有,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此外,政府为全体村民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村和城市已经没有区别。
  退休后的父亲仍然闲不住,自己开了一块荒地,每天坐公交车,再步行二里路,去他开的荒地里精耕细作,然后把收获的蔬菜给楼上楼下的邻居送些,让邻居们一起分享他的劳动成果。得到邻居们连连夸赞,父亲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兄弟担心父亲劳累,一再让他把地送给别人种,他总以“闲不住,多少种点也可以活动活动身子,就当锻炼身体”等理由搪塞我们。我想,如今父亲开荒种地的意义和四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只要父亲高兴、心情好,也就由着他去。家里的地由村上统一耕种,每年领分红就行,母亲也不用再去侍弄那一亩三分地,每天就在楼下的小花园锻炼身体,和一帮老姐妹唠唠嗑,都感叹着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这么安逸的日子。
  回想我家这四十年的变化,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不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吗?我们家也和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我的父母,也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一样,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勤劳的双手,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让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