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教育周刊
第09版:体育周刊
第10版:特稿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告别贫困
母亲当老师
父亲的住房梦
老家的土炕
家的变迁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母亲当老师
李永刚
1947年,我的母亲出生于凤翔县城关镇小沙凹村十组(当时归原石家营乡管辖),母亲的童年是在贫穷和饥饿中度过的。
据母亲回忆,她上小学时,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午饭就是一块用野菜做的菜团子,身上穿的衣服是外婆用旧布条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上面打满了补丁。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岁月里,母亲却一直在坚持努力学习,她从上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她当时的梦想就是将来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家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然而,随着母亲上学年级的递增,需要给学校交的书费、学费等各种费用也在不断增加,渐渐地我外公已经供不起母亲上学了,每次学校通知要交钱时,我母亲回家跟我外公一说,我外公就会大发雷霆,然后把我母亲痛骂一顿。我母亲说,她当时经常因为交不起两角钱的学费而被罚站。
正当母亲因为交不起学费准备退学时,得到了她远在河南郑州的小舅,也就是我的小舅爷的帮助。我的小舅爷是从凤翔县走出去的第一位空军飞行员,他不忍心看着他这个品学兼优的外甥女因为贫困而中断了学业,于是他每个月都会按时给我母亲寄来一些钱和生活物品。正因如此,母亲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所有教过我母亲的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
1966年夏天,正当我母亲满怀信心、全身心地复习功课,准备参加全国高考时,却再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母亲含着眼泪将她用过的书本放在箱子里,回家乡务农了。
1968年10月,我的父亲和母亲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为了维持我们这个家,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共同孝敬双方父母。我父亲兄弟姐妹多,家里的粮食年年不够吃。为了多挣点工分养活一大家子人,1972年,我母亲经过村委会同意,到我们村的学校——凤翔县糜杆桥镇竹园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当时,我母亲每个月只有6块5毛钱的工资,她每个月发了工资以后都会全部交给我父亲贴补家用,从来没有给自己留过一分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待遇也逐步提高,我母亲的工资涨了不少,我们家的日子也慢慢地好起来了。1980年,我们家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老房子,盖起了六间大瓦房,这在当时已经算是“豪宅”了。1984年,我母亲和父亲一起去宝鸡市区给我们家买回了第一台、同时也是全村唯一的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从此,我们家由过去的一穷二白,变成了村里人的羡慕对象。我深深地知道,我们家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除了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以外,也与我母亲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1986年春天,我母亲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刻苦复习了三个月,最后终于顺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公办教师。据我母亲回忆,当时全糜杆桥镇总共有20个人参加了考试,最后只有7个人考上了,而在这7个人当中,我母亲是唯一的女教师;而更令所有人惊叹的是,我母亲当时已经是一位接近40岁的中年妇女了。
由于我母亲平时工作认真,教学成绩优秀、师德优良,1987年9月,她被调入糜杆桥镇中学任教。1988年6月,我父亲由田家庄镇人民政府调入凤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1989年9月,我母亲也由糜杆桥镇中学调到城关镇儒林小学任教,我们家也于同年从村里搬到了县城,而且我们姐妹三人的户口也跟随母亲由农村转到了城里,实现了“农转非”。
2002年3月,母亲正式从儒林小学退休了。当母亲被宣布正式退休的那一天,她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用手抚摸着那张退休证,眼中流下了两行热泪。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离开她整整站了三十年的讲台。
如今,我的母亲已经71岁了,她亲眼见证了我们的祖国从“当家做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母亲是非常幸运的。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