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教育周刊
第09版:体育周刊
第10版:特稿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告别贫困
母亲当老师
父亲的住房梦
老家的土炕
家的变迁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父亲的住房梦
张菊侠
我父亲最为朴素的梦想,就是盖新房。
20世纪50年代末,父亲为了尽孝,毅然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住房条件,回到家乡奉养奶奶。当时奶奶住在一孔窑洞里,窑洞内只有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接着,又遭遇自然灾害,食不果腹,父亲经常去亲戚和邻居家借粮食。如此艰难的日子,盖房想都不敢想。眼看父亲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但是,家里的条件太艰苦,没有人愿意嫁进门。于是,父亲和奶奶咬紧牙关,辛勤劳动挣工分,希望早日能盖起新房娶媳妇。可辛苦一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盖房子谈何容易。后来,当时住在旱塬上的母亲,不嫌父亲家贫,毅然嫁给父亲。父母当时结婚的新房,还是借二婶家的,三天之后就归还了。于是,母亲也加入了盖新房圆梦的行列。我出生时,全家人还住在窑洞里,我的童年就是在窑洞里度过的。
在我十二岁时,父亲多次申请的新宅基地终于批了下来,父母赶紧筹划盖新房。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盖房全靠人工,盖新房是大事,牵动着全队人的心。队上的人白天劳动,晚上来帮忙打地基、筑土墙,干劲很大。我和妹妹也没闲着,晚上经常给工地上送水送饭。三个月后,五间土木结构的厦房外加两间厨房终于竣工。半年后,房子干透了,我们终于告别窑洞搬进了新房。可是,全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奶奶因高血压病逝,父母看着新房和宽敞的庭院,一想起奶奶没能住上新房就潸然泪下。
改革开放后,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许多人拆掉土坯房,盖起了砖瓦房或者平房,有的还盖起了二层楼。新式房子既坚固又漂亮,还能在水泥房顶晾晒粮食;室内铺上地砖,摆上新式的衣柜,再摆上彩电洗衣机等家电,如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在当时很流行。眼看着隔壁两家邻居相继盖起了平房和二层楼房,家里的土厦房漏雨又招老鼠,粮食很难储存。父母起早贪黑,更加辛苦,再苦再累也要争口气住上楼房。可那时我上大学,妹妹弟弟上中学,家里负担很重,只靠父母两人盖楼房难上加难。等我毕业参加工作后,父母才松了口气,我也节省花销和父母一起为盖楼房而奋斗。终于,新房又要动工了,将旧的土厦房全部拆除。这次父母倾尽全力,盖的是二层半的小洋楼连平房,整个庭院都变小了。新建成的楼房,不但坚固实用又漂亮气派,楼上楼下,大小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和储藏室一应俱全,可谓父母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也赢得了亲友和村里人的羡慕与赞叹。我觉得,父亲的梦想得以实现,得益于自己的辛苦努力,更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前几年,我和弟弟妹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在宝鸡市区买商品房。在城里买一套房要花费几十万元,不像在农村盖房那么容易,年迈的父母起初并不支持我们,但当我们向父母说明买房的必要性,而且声明还可以贷款时,他们也支持我们了。于是,全家人又出全力,在繁华便利的路段买了一套现房。等装修完,接来父母住,他们非常满意。
前段时间,父亲生病住院,我们姐弟选择了离家近、条件好的医院,为的是来去照顾父亲方便。我们顿顿送饭,让父亲吃得营养又舒服,这让同病房的病友羡慕不已。这时,父亲就自豪地说:“孩子们把房子买在了医院旁边。”出院后,为了父亲休养复查方便,我们姐弟一直坚持不让父亲回老家,就住在市区的新房里;更重要的是,冬天房子有暖气,可以大大缓解父亲的腰腿痛。一直辛劳的父亲,终于有时间闲下来,去新房附近的广场和超市转转,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到了周末,我们常常陪父亲去街道、公园游玩,看着变得越来越美的城市,听着父亲对这个城市的回忆,我知道,父亲已经喜欢上了城里舒适的新家,我们做儿女的也为能尽一点孝心而欣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