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健康养生•广告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连载
第11版:文化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远望北坡
旱塬开出花儿来
父亲说农事
结缘电视机
房子的故事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父亲说农事
兰军平
我的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是一个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民。提起务农种庄稼,父亲有不少发自内心的感慨。
在我七八岁时,父亲就说,新中国成立后架子车兴得好,拉麦子拉玉米再也不用愁了。以后拖拉机、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相继推广普及,父亲更是乐得合不拢嘴,直说:“现在庄稼有务得啥哩!”尤其是今年夏收,我家麦子全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秋播时站在地头看着旋耕精播机不用人撒肥料,父亲直说:“真正现代化了!”
父亲说,上世纪70年代末,生产队刚试用化肥时,国家免费给各生产队拨下大量化肥,但那时许多人看见白花花的碳铵和尿素时,不相信它们有增产的功效,反而别出心裁地给它们起了一个外号叫“白料”。可没想到,这“白料”一施,庄稼年年丰产增收,小麦亩产大幅提高。父亲说,从当初单一的碳铵、尿素、磷肥,到后来的二铵,再到现在的专用肥等,它们的营养成分搭配合理高效,为庄稼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父亲说,农药刚兴起时,有人担心它伤害庄稼。但是,现在人们用农药就像对人一样,起病枯黄的辣椒苗喷施了农药会慢慢转绿而生机勃勃;除草剂打到地里只除草而不伤害小麦、玉米等其他农作物;打了防治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相关农药的麦田,颗粒饱满一片丰收景象。父亲说,先前锄草拔草要花费多少劳力,现在用药一喷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科学就是厉害呀!
改革开放后,一批批良种应运而生,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我们村的青年范银祥,前几年去杨凌农高会买回辣椒良种,结果大获丰收。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国家对小麦良种小偃22等都有力度不小的补贴,这可真是惠民之举。
父亲总结说,现在化肥、种子和农药不断推陈出新,农业机械、农业科技不断推广应用,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大了,更重要的是,国家早已免除农业税,去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民吃了颗定心丸,至于发放养老金,新合疗等惠民政策就更不用讲了,真是一个美好的新时代啊。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