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南大门的变化
侯文公
  我是个老宝鸡,对宝鸡市的“南大门”即清姜地区太熟悉了。
  1985年以前,从渭滨区神农镇陈家村往南的清姜大道,还是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仅8米宽的简易公路,汽车驶过尘土飞扬,路两边主要以农田为主。当时,驻区单位与茹家庄村一起,动迁了15处塌檐破壁的草棚房舍,把窄窄的蒙峪石桥和公路拓宽为32米,在满地蒿草中建起农贸市场,但还是一幅冷清的郊区景象。2000年前后,市上在这里建设了正规街道,路两边也盖起了超市、饭店、商场、高楼,让这里渐渐繁华了起来。
  进入21世纪,清姜地区发展变化的速度似乎在加快。2012年之后,修建宝兰高铁之时,我看到筑路工人在冯家塬开着大型挖掘机挖掘隧道,几铲子就能装满一卡车。随后,一根根桥墩建了起来,紧接着架设桥梁,就这样忙碌了好几年,直到2017年。2017年7月,宝兰高铁正式通车,流线型的和谐号动车从冯家塬的半山腰钻出,跨过清姜大道、清姜河和繁忙的宝成铁路,再次钻进对面塬上的隧道才消失不见。动车驶过,我完全听不到以往内燃机车路过时的哐当声,离得稍远些甚至只能看到一条“白龙”闪过,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还有大工程呢,宝汉高速公路正从咱这向南,将来到汉中只需两三个小时就到了。”闲聊时,一位老人动情地说。从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过街桥下向南不远,就到了中铁宝桥集团。今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这座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终于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参建单位之一,中铁宝桥承担了该桥重达43000多吨的钢梁和钢塔的生产制造任务,占全桥钢结构总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6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让咱宝鸡又一次名扬四海。
  再往南,就到了位于神农镇太平庄村的古弓鱼公园,这里是宝鸡市南大门出入市区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该公园于2014年底建成之后,深受宝鸡人喜爱。特别是夏季,游人如织,成了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宝鸡南大门的变化,折射出神州大地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变,感受着身边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我不禁感慨万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