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热点聚焦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夏收记忆
麦熟高冈
麦田私语
晒饭
奶奶的味道
糖果屋的旧时光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麦田私语
王连翠
归乡接母亲,车行至村郊忽遇修路,辗转驶入一条田间小道。临近麦收时节,天幕澄蓝如洗,骄阳将麦田焙成金箔般明灿。原野上的生灵正沐浴着最钟爱的时光,每一株麦穗都昂首向天,在炽热中舒展筋骨。阳光如梵高手中的金笔,在麦芒间点染出无数跳动的光斑。
车行其间,恍若扁舟入海,但见碧浪接天,麦穗婆娑。开窗时清芬扑面,麦香里裹着阳光的醇厚,竟教人无端想起童年屋檐下的新麦馍香。风过处,千万穗芒齐喁,似在絮语着灌浆的欢欣。它们时而旋身起舞,细腰款摆,穗梢在风中画着柔和的弧线,整片原野便成了流动的竖琴。
忽见低洼处有片青麦,较之周遭矮了半截。初时暗生怜意,却见它们从容摇曳,穗梢轻点如作稽首。风起时,矮麦与高邻同频起舞,自在地向流云致意。这般姿态倒令我怔住——晚熟何妨?待得阳光淬炼,籽粒未必逊色。植物学家说,迟发的麦穗往往能避开虫害高峰;农谚讲“麦熟一晌,蚕老一时”,生命自有其精妙的时钟。心下某处阴翳忽而消散,仿佛也成了一株沐风的麦穗,顿悟急功近利不如静待花开。
极目望去,麦浪起伏如大地呼吸。恍惚间,我听见根脉在泥土中舒展的轻响。这些生灵自去岁深秋破土,历经霜刀雪剑,在冻土下蓄养生机。待到惊蛰雷动,便争相抽节,于清明雨里抽穗,在谷风里扬花。此刻满身金甲,用成熟向滋养它的天地致谢。
麦芒刺破云影,在田垄间划出光阴的刻度。忽然懂得为何农人总说“麦熟一晌”——这低调的作物,用生命演绎着“沉淀方得成熟”的箴言。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于无声处沉淀自我,在黑暗中积蓄力量,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养分。这“麦熟一晌”里,藏着农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期盼,更藏着岁月沉淀的生活智慧。
四十载春秋流转,麦浪依旧翻涌着故乡的旧时光。那些深植在麦香里的童年记忆,随南风掠过金穗,在游子心头荡起层层涟漪。远处农舍炊烟袅袅,母亲正倚门而望,麦田尽头,乡愁正浓。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