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成语话周
谦尊而光
本报记者 张琼

  虚怀若谷、谦谦君子、谦恭下士……汉语中有不少成语与谦虚有关,其中有一个成语“谦尊而光”,出自《周易》,大意是尊者推崇谦虚可以使美德发扬光大。这一成语蕴含着周人对谦德的大力推崇。周人认为,“谦”为君子之德,一个人须时刻警醒自己,让自我言行处于“谦谦”状态,才能称为君子,即谦谦君子。
  5月12日,家住金台区的“70后”文学爱好者赵谦谈到,在儿子的初中古文翻译作业中,出现了成语“谦尊而光”。《周易·谦卦》中写道:“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赵谦说:“这句话不难理解,大意是尊者谦虚,可以显示美德;卑者谦虚,可以赢得尊重。所以君子应始终保持谦虚的品德。”辅导完儿子的作业后,赵谦对一个问题很好奇:《周易》的作者周文王姬昌已是周人首领了,为何对谦德还如此看重?
  “为解惑,我读了一遍《周易》,将‘谦尊而光’和书中另外两个成语‘一谦四益’‘谦谦君子’放在一起,发现周人对谦德的理解和叙述十分深刻。”赵谦谈到,《周易》从天道、地道、人道等四个方面来论证“谦”的好处,《周易·彖》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大意是,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而补益谦逊的;地的规律是改变盈满,而流向不够的;人的规律是厌恶盈满,喜好谦虚的。所以,《周易》作者认为:“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大意是谦谦君子跋山涉水一路通畅,是吉祥的。可见,周人视谦德为至善至德,为君子必备品格。
  除过成语,周人还有不少与谦虚有关的故事。比如周公姬旦写的家训《诫伯禽书》中,劝儿子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这两句大意是,德行宽厚的人若能谦卑自守,更显荣耀;博学多才的人以浅薄自居,能见识更广。周公字里行间写满了对谦德的推崇,也写满了对儿子成长的期盼。
  “耐人寻味的是,自周代先贤以后,不论是孔孟儒学大家,还是当今的才俊,对谦虚品德,都保持着认可和推崇的态度。及至今天,还有很多父母像我的父母一样,喜欢用‘谦’字给男孩起名。”赵谦说。可见,谦虚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有着穿越时空、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的强大魅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