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新闻观察
第06版:健康养生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一个字更地道
叠 达到
趄 倚靠
偎 蹭着
着 碰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偎 蹭着
本报记者 麻雪
在宝鸡话中,经常听到“偎”这个词,有“蹭着”“挨着”的意思。宝鸡人常常会说“把衣服在锅灶上偎脏了”等,充满了西府乡间生活的情致。“10岁的男娃皮得很,不敢给娃穿浅色衣服,玩不到一天就偎脏了。”“我这新买的衣服,在灶台上不敢偎。”……在宝鸡话中,“偎”的语意经常与“衣服脏了”一起使用。
岐山县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李锁堂解释:“宝鸡人自古注重礼仪,其中也包括衣着整齐、干净,爱惜衣服、保持干净是宝鸡人在生活中非常注重的礼节。所以,成年人会时常提醒自己,也会提醒孩子,‘不要把衣服偎脏了’。当然,‘偎’在宝鸡话中也有‘紧挨着’的语意。”
“偎”,在普通话中是“依偎”“紧靠”的意思,用在书面语中的情况较多。例如,唐代诗人罗隐写的《柳》中有这样的诗句:“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意思是说,在长安的灞河岸边送行的人很多,大家折柳送别,柳条相拂、相缠。以比兴手法,比喻亲友、情人临别时相偎相倚的情景。再如,唐代李珣的词曲《南乡子·乘彩舫》中有“游女带花偎伴笑”的句子,是说少女依偎着同伴巧笑嫣然。
其实,在宝鸡话中,“偎”也有相偎相倚的意思,比如说,“娃娃偎在她妈怀里,看着亲的。”“感觉冷的,你来偎着我坐下。”……
古诗词中常用的“偎”字,在宝鸡人的生活情景话语中不时出现,再次印证了“宝鸡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