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趄 倚靠
毛丽娜

  “这孩子坐没坐相,走哪都趄在椅子上,总是改不了那股懒散劲。”前不久,在市区一家酒店包间,王慧慧一家正等待亲友的到来,爷爷看着孙子那懒散的样子,不禁训斥道。
  “趄”这一宝鸡方言词语,充满了趣味。在宝鸡人的日常对话中,“趄”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不太正式或随意的状态。金台高中教师崔丽华解释,“趄”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在古籍中也有记载,例如《说文解字》中提到“趄”与“倾斜”相关。这个词在方言中常用于描述物体或人的姿态不正,带有一种生动的地方特色。如:“他一回到家就趄在沙发上,拿个手机‘嘿嘿嘿’直笑,那样子真让人无语。”小张向闺蜜吐槽道。“娃睡着了,你累一天了,赶紧趄炕上去,也好好轻松会儿。”母亲心疼女儿,轻声说道。
  在方言中,“趄”生动地描述了物体或人的姿态不正。比如,“他走路打趔趄哩,是不是喝多了?”是说他走路歪歪斜斜的,可能是喝醉了的状态。而当有人说“趄”在沙发上,是形容一种惬意舒适的状态。又比如,有人说“趄趄趔趔”,是形容人走路左摇右晃的走姿。
  在宝鸡乡村,老一辈人常教导年轻人要把桌子放正,不要“趄”着,不然东西容易掉下来。他们讲究规矩、注重礼仪,而“趄”则往往被视为一种不规范、不正式的状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