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副刊
第07版:万象影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走进青铜岁月
穿过宝成铁路
难忘的擀面皮
洋芋拌汤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洋芋拌汤
何晓林
秦岭山里人把马铃薯叫洋芋,洋芋拌汤是山里人的家常饭,扮演着山乡农家早晚饭的主角,是农耕生活长期传承下来的餐食,也是我心中的美味。
洋芋拌汤能得到农人的喜爱,一是山中洋芋种植普遍,二是洋芋拌汤做起来简便省事。
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农人,人困马乏回到家,做别的饭食颇费功夫,而洋芋拌汤既快又好消化,符合农家晚饭“喝汤”的习惯。主妇一进家门,系上围裙,拾些洋芋放在坐凳旁,边歇息边刮洋芋皮。人缓过劲了,洋芋皮也刮完了,用水洗净切成半指薄厚的片,添水烧火放入大锅煮,再取少半盆麦面加水搅拌或搓成小颗粒,用木杈或长筷子将其抖搅进洋芋煮至半熟的沸水锅中,小火煮着。这时,在挨着大锅的小锅里“炕”上切好的馍片,再切一盘白萝卜或胡萝卜丝,放上辣椒面,用炉膛烧滚的一小勺热油往菜丝上一炝,在炝菜热油的淡烟里,呈稠糊状的大锅拌汤已熟,盐醋就直接调进拌汤中。饭勺搅拌时,如再放进一疙瘩农家猪肉臊子,洋芋的绵香和臊子的肉香就扑鼻而来。等小锅里的馍“炕”好,一顿比较讲究的拌汤套餐就做成了。
洋芋拌汤舀到碗里,放上油泼辣子,撒点葱花蒜苗,碗里溢出辣红汪油,诱人食欲。做拌汤看似简单,却也考验家庭主妇主次有序各不耽误的做饭功底和手脚麻利程度。
吃过饭,饭碗一搁,打着饱嗝,咂摸着洋芋留在口齿间的余香,困乏了就倚在炕头,想睡就倒头睡去,倒有几分庄稼人的舒坦自在。
一大早起身,结实耐饿的饭吃不下肚,喝碗洋芋拌汤或洋芋玉米面糊,吃几片馍,身上热乎着下地干活,人也有力气。
其实说洋芋拌汤是一道家常美味也不为过。因为山里的洋芋个头不大,却有山地黑土养料孕育出的清甜味。这种山地洋芋,在拌汤里煮熟时,部分洋芋中的沙瓤已融进汤里,绵软又清香浓郁,端起碗喝一口,那清香味刹那间弥漫胸腔,提神鼓劲,沉淀在农人心里的,满满都是接地气的踏实感。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洋芋拌汤也是山区小城居民的所爱。有一年初秋,作为吃商品粮的小城人,我们家由粮站供应的商品粮也接不上茬,父母就让我到城郊表哥家所在的村子,去已挖过洋芋的地里捡漏。一个下午我也没捡到多少遗漏的洋芋,正垂头丧气打算回家,却远远地看见表哥肩扛手提地赶来。原来,他从生产队分给他家的洋芋中给我家分了多半竹篮,又让我把他家有点生虫还没舍得吃的半袋子麦面扛走。我一时喜出望外。回到家,备受缺粮煎熬的母亲很高兴,立即用细罗筛掉面虫,取了面,刮了洋芋皮,做了稠稠一锅仅放了盐醋就美味可口的洋芋拌汤,没馍没菜,我们兄妹三人,敞开肚子喝了一顿饱饱的洋芋拌汤。吃过饭,我们兴奋地在院子里玩耍,天很晚了还不愿进屋睡觉。
真怀念那带着山乡纯朴亲情的洋芋拌汤。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