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稿
标题导航
|
“留在”戈壁的姑娘
西府臊子香
寻找清泉
东湖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西府臊子香
◎王小勇
要说我小时候有哪些难忘的事,那么围着灶台看母亲燣臊子绝对要算一件。对于一年吃不了几次肉的孩子们来说,这一天终于可以好好解馋了。
燣臊子是家乡流传的非常精细的做肉方法,先需将待做的猪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小薄片,这不单考验刀功,更是一个力气活。过年时买的肉多,母亲要用家中那不甚锋利的菜刀一点点将肉切成片,将整个很大的一块肉切完,非常吃力,母亲要花费很长时间。那个时候我只能在旁边观望,帮不上一点忙。待猪肉收拾妥当,我才能发挥一点小小的作用,就是在锅底烧火。烧火也是有讲究的,火势一定不能大,但也不能太小。锅烧热后,母亲一股脑将切好的肉片倒入锅内,然后用铁铲不断翻搅。锅里的肉嗞滋作响,油脂很快熔化流出来,但母亲并不着急,让我继续烧火。锅里的油越出越多,已经将肉片浸泡其中了,母亲用铁铲拎出几滴来看,说油清了,然后把排骨和剩余的瘦肉倒进去,搅拌一会放入盐和调和面。母亲说在油未清之前放调料的话,臊子肉吃起来会有腥味,放晚的话臊子肉又会变老。但怎样判断油清不清我始终拿不准,母亲却凭她多年的经验一眼就可看出。
臊子肉加入调料炒一阵后,肉的香味已经出来,这个时候我忍不住要捞一块骨头吃,母亲总是拦住我,因为还有几道工序没完呢。待锅中的肉快炒熟时,母亲又拿出了一碗特制的配料,那是农人用粮食自酿的陈醋。可不要小看这一碗醋,它直接决定了臊子独特的口感。母亲让我把火烧大些,然后将满满一碗醋倒入锅内。醋和锅中沸腾的油一混合,立刻蒸腾出一股带有浓烈酸香味的气雾,香味随着气雾四溢开来,即使站在大门外亦可闻见,使人食欲大开。待醋被臊子充分吸收后,母亲拿出最后一道调料——辣椒面。母亲将辣椒面倒入锅内,并不搅拌,而是盖上锅盖静静等待几分钟。再次打开锅盖时,刚才还是一堆的辣椒面已经和油充分融合在一起了,油的颜色也变为深红色。到了这时,集合了酸、辣、香味于一体的臊子才算大功告成,前后下来需一个多小时。
冷却下来的臊子被母亲装入盆中,待凝固后上面是一层红红的猪板油,肉沉淀在下面。这种臊子不但好吃而且存放时间长,是做臊子面必不可少的食材,当然用来夹馍或者炒菜也都很美味。
逢年过节,家乡人待客,早饭必然是香气扑鼻的臊子面。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家人露上一手,对我而言,这既是传承家乡的习俗,也是对母亲的怀念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