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洁、邻里和睦、治安稳定,生活在咱太白,幸福感满满!”近日记者在太白县采访时,总能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赞美。
今年4月21日,在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议上,太白县被表彰为2021年度“省级平安县”,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8.85%,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太白县坚持以群众为“圆心”,以服务为半径,着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打好基层社会治理“组合拳”,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搭建自治平台激发自治活力
“我们家门前的垃圾桶不见了,出门扔垃圾不方便,可不可以再放一个?”“我家入户电线老化了,能不能协调供电所的人帮忙收拾一下?”
“张大爷,明天就让村里再送个新垃圾桶来;电线问题我们马上联系供电所来查看处理。”
近日,在太白县王家堎镇中明村的院坝议事会上,村民、村干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正在协商如何解决群众困难,并为村里发展支招献计(见上图)。
为高效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王家堎镇创新推行院坝议事会机制,以村为单元,由村党支部负责召集,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共坐农家小板凳,宣讲政策、共谋发展、调解矛盾”等方式,推行民事民商、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有效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今年以来,全镇累计组织“院坝议事会”21场次,宣传惠民政策2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通过“院坝会”,现场化解家庭矛盾、村民邻里纠纷28起,受到广泛好评。
近年来,太白县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亮点”的目标,结合“十小自治”工作法,紧盯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积极创新创优,打造符合县情特点、贴近实际、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目前已培育实施太白河镇乡贤工作室、王家堎镇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三十一条”负面清单、靖口镇“网格化+X”服务管理等县级社会治理创新项目9个,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源头化解纠纷建设法治乡村
“感谢你们,司法所真是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啊!”2021年9月,经过太白县咀头司法所“老梁调解工作室”的耐心调解,圆满化解了一起经济纠纷,当事人邢某接过四年前垫付的500元钱时激动地说。
2017年6月,邢某因太白县某小区开发商未履行支付安装窗纱费的承诺,与开发商产生纠纷。四年来,邢某多次寻找未果,来到咀头司法所寻求帮助。咀头司法所“老梁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梁海录、刘婷了解情况后,经多方打听联系到开发商贾某,并将双方当事人约至调解室,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
“老梁调解工作室”是太白县成立的第一个个人品牌调解室,金牌调解员梁海录凭借40余年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认真钻研学习专业法律知识与业务技能,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坚持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接待来访群众154人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5起。
今年以来,太白县紧盯重点领域、群体、时段,严防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风险,抓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化解,深耕亮点品牌培育。围绕构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1511”工作体系,形成了县法院调裁对接工作模式、县司法局个人品牌调解室、县委政法委推行“4+X”涉法涉诉信访听证模式等3个太白特色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新模式,加强对各类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的实时掌控、科学研判,及时预警、高效处置。
建立“负面清单”守住乡村文明
“自从‘负面清单’推行以来,我们村的环境好了,村民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大家都很愿意参与这项工作。”近日,记者在太白河镇东青村采访时,听到村民李某这样说。
近年来,东青村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具有约束效应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面清单”。治理不参与村集体劳动、环境卫生差、不孝老爱亲等乡村陋习,并根据其行为的轻重程度,扣除一定数量的村集体经济分红。2021年,该村对违反“负面清单”细则的9户群众扣除分红7600元,对孝老爱亲、环境卫生好、子女教育好、积极参加村集体劳动的29户群众奖励分红19600元。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太白县结合实际、全面探索,创新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坚持政治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引导与规范,教育与监督,奖励与惩处相结合,规范村民举止。太白县委政法委对照“负面清单”当中涉及的31条主要内容,精心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改变陋习、倡导文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有效推进了乡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