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专题·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童年的故事
趣
爱 大合唱的奖励
乐 爬树摘桑葚
暖 涂色小人书
悟 儿时养蚕忙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悟 儿时养蚕忙
◎王商君
在我们“70后”的童年里,放学或者放假之后,除了帮大人劳动,还要去庄稼地里打草,用作养羊、喂猪的饲料。
同样是喂养动物,可我更喜欢养蚕。
每年的春天里,见小伙伴们都养起了幼蚕,我就死缠烂打跟他们索要,禁不住我一再央求,他们给了我一张附着蚕卵的纸,还给我讲了养蚕的注意事项,我的养蚕行动就开始了。
春暖花开,树开始发芽。随着气温升高,纸上的蚕卵孵化出第一个蚕宝宝了。渐渐地,只用了一两天时间,越来越多的蚕宝宝孵出来了。这些小蚕就像一只只小小的黑蚂蚁,只是它们的行动没有蚂蚁那样活跃,总是慢慢悠悠的,似乎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
我把这些幼蚕放在一个方纸盒里,这里就成了它们的新家。有蚕的日子真是快乐,我每天都沉浸在养蚕的喜悦中。每日我从隔壁二叔家院子的桑树上采下嫩叶,分几次喂食,蚕宝宝吃饱了就开始睡。被我喂养得白白胖胖的蚕,褪了几层皮后,变得通体发亮。这时它们就不吃桑叶了,小脑袋左右摆动,像蜘蛛一样开始吐丝了。吐的蚕丝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最后编织出一个个椭圆形的白色或黄色的“房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是真正的作茧自缚呀。等些时日,蚕室出现一个小洞,从里面飞出一只蛾。飞蛾什么也不吃,飞得很低,只在盒子周围活动。飞蛾安静地产下蚕卵后,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留下的蚕茧,供人们蒸煮之后,纺出丝线,织成绸缎,缝制高档衣物。当然,它们还留下传承生命的蚕卵,可以代代繁衍。
养蚕的日子,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只要它能为社会作出贡献,那就功莫大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