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专题·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童年的故事
趣
爱 大合唱的奖励
乐 爬树摘桑葚
暖 涂色小人书
悟 儿时养蚕忙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爱 大合唱的奖励
◎王卉
还记得那些天,我每天放学都不能按时回家,因为要排练。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要举行文艺演出,各班都要出个节目。演什么呢?班主任刘老师说我们班人多,来个大合唱吧。可是,唱什么呢?经过一节自习课的“集思广益”,“投票”结果是唱少先队队歌。原因很简单,因为离演出就剩十天时间了,要新学一首歌,还不如唱一首我们都会的,所以我们班这群六年级的“老队员”,最拿手的就是这首我们全班每人都会唱的少先队队歌了。况且听说演出时还有评比,谁不想争取拿个好成绩呢。
也许是因为这首少先队队歌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在第一天、第二天的排练中,大家很轻松地就找到了默契点,没一会儿我们的歌声就吸引来其他班的“暗探”,他们或偷偷在窗外瞄一眼,又迅速跑掉,或远远地站着听一阵,听见我们整齐的歌声,他们心里应该都很“嫉妒”吧。
此后的几天排练,同学们就有些沾沾自喜,没有班主任的时候,教室里打闹的、说闲话的、心不在焉的,歌声也变得忽快忽慢、忽高忽低。
第二周排练的时候,刘老师不再离开教室了,她似乎知道我们“偷懒”,要时刻盯着我们。我们唱歌的时候,她站在教室的最后,除了在讲台上指挥的班长,谁想看到她,就得东张西望,可她却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收入眼中。没有人偷懒了,大家齐心协力,声音也洪亮了,节拍也整齐了,我们觉得这首少先队队歌真好听,不仅旋律欢快,歌词也朗朗上口。一连几天的排练,大家很认真,那股劲头又回来了。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学校操场的大舞台上,演出队伍里的我唱到这一句时,余光正瞥见了胸前那抹鲜艳的红色,那一刻的激动心情即便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澎湃。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手中紧紧攥着一颗糖,是一颗大白兔奶糖,我们班每人都有一颗,那是刘老师在我们上台前给我们的,她说,这颗糖是给我们的奖励,因为排练时大家都很努力,她要我们在台上也好好唱。
那次合唱,我们班获得第几名记不清了,但那颗大白兔奶糖我一直不舍得吃。直到小学毕业后,我才知道刘老师有低血糖症,她给我们五十多个孩子的“奖励”是她的“宝贝”。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