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特 稿
标题导航
|
村口那棵老皂角树
暖心福巴巴
老井
守望小站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守望小站
王文丽
再次看到小站,是在去年的一趟远行列车上,因为靠窗而坐,列车疾驰而过的一瞬间,透过车窗,我又看到了那个充满故土情怀的名字——绛帐。
小站坐落在陇海线上,位于扶风县绛帐镇,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一座既不华丽又不雄伟的小站。它始建于1936年,2004年因铁路大提速,停止了客运业务,小站也在时代前进的巨轮声中落下了帷幕。
听到小站被撤,当时的感觉异常惋惜。不仅因为小站是县域内唯一的、历史悠久的和曾经有过辉煌的车站,更是一座承载着满腹情怀的车站。
这里,曾经是家乡游子们离别故土的驿站,也是许多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那年暑假,我跟随父亲在小站第一次乘坐火车去西安,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攥着那张硬纸片制成的车票,我翻来覆去地看,双手拿起来对着光照,想看看这个神奇的东西,它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宝贝!又一遍遍急切地趴在候车厅的窗户向站台里张望,期待火车快点到来。当年轻的女检票员手握喊话器伶牙俐齿的一声吆喝“检票了!”背着行囊远行的父老乡亲急忙从不大的候车厅各个角落挤到检票口,依次按顺序检票进站。
远处,传来一声汽笛声响,看着从西边呼啸而来的黑色火车时,我兴奋得连蹦带跳,跟在父亲身后,拽着父亲的衣角,“挤”在乘车的人流中。火车停稳之后,黑色的大门“哐当”一声被打开,我迫不及待地“钻”进火车里,一节大车厢瞬间就“塞”进去了几十人。当汽笛声再次响起时,又一次听到近乎震耳欲聋的哐当声,车厢里顿时安静了下来,火车随着刺耳的汽笛声徐徐启动后,便慢慢远离了家乡。
小站不大,却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父老乡亲外出谋生、南下打工,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从这里把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也一同寄托给小站,让未来延伸到了远方。
绛帐古镇曾是明清以来关中西府著名的古镇之一,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集贸市场和物资集散地;小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还是这一带乡村的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也是古镇乃至整个县城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
小站外面有条二三里的街道,这条街道最初的形成,是因为1936年陇海铁路通至宝鸡及1942年河南遭遇灾荒,大量灾民随火车流落至此后,就在小站的道北栖居下来。
上世纪80年代,法门寺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之后,乘坐火车来法门寺旅游的游客随之多了起来,无论春夏秋冬、寒霜雨雪,小站都在默默坚守,风雨无阻地迎来送往,张开怀抱拥抱每一位旅客。
每次回到小站,家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跳动的心儿顷刻间便安稳下来。光阴荏苒,弹指之间,小站已经被撤十多年,但记忆里依然是对它深切的守望。如今,孤寂的小站再也听不到列车到站的汽笛声、广播员的报站声、站台上售货员推着小车的吆喝声……那些掩映在小站里的旧记忆,随着时光流逝,都一同落入了斑驳的枕木里。
穿过漫长的岁月长河,看到的是时代的瞬息万变,无论是远去的还是正在经历的,最终,都会落入历史的浪潮中,书写成时代的缩影,而承载着过往与情怀的这座小站,却会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久守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