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一颗粮一粒米,从种到收不容易”
本报记者于虹
  锄地、播种、灌溉、除草、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农民辛勤的劳动。麦子在西府人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
  古时,农人自有一套传承知识的方法。在农谚里,我们就能看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种麦开始,就有不同的农谚指导着西府农人。农人们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因为种小麦的最佳时间是在秋分,白露过早,寒露种的话又过晚。一些山区县,人们则喜欢说“白露高山麦”,在这些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等原因,白露种麦,才刚刚好。选好了时机,接下来就是种麦的细节问题也需要注意。他们说“种麦不倒茬,枉费犁和铧”“麦要种好,秋要锄好”“麦收当年墒”等。从这些简单的农谚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是说麦子种到了地里,农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系列的农活都在等着他们去干。
  凤翔县彪角镇冯家村村民彭军怀说,每年最忙碌的时候,就是收麦的日子。夏天,麦开始黄了,大家就要“龙口夺食”,抢收麦子,这时候不论谁在哪里上班,都会被家里老人早早叫回来,加入到收麦的队伍中。收完麦子,下来的工序就是碾场、扬场、晒麦。这时候都需要好天气,太阳在头顶晒得火辣辣,可是农民的心里却高兴,家家户户都在村里的麦场忙碌着。成年男子干活,妇女们忙着做饭、打下手,娃娃们在麦场上追逐打闹,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碾场最怕遇上雷阵雨,一声雷响,全村人都会往场里赶,各自忙活着把自家混着糠的麦粒堆起来。要是忙完自己的,还会自觉地给邻家帮忙。彭军怀说:“农村人对待粮食可金贵着呢,要是谁家粮食淋雨被糟蹋了,心里都会不舒服。”
  一袋袋粮食被打包装袋后,农民的心才安了下来,可没过几个月种麦又开始了,周而复始,新的一年带着新的希望,麦苗绿油油地起身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