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竞展宝鸡书法风采
“青铜”情怀染翰墨
以刀为笔亦传神
笔墨浓淡总相宜
书法研习一直在路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书作品入展者赵文交:
笔墨浓淡总相宜
王商君
今年48岁的赵文交,是我市岐阳印社副社长、岐山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行书作品《自作诗文二首》入选本届“国展”。
赵文交自幼爱好书法,但真正走上这条道路是在上世纪90年代。20多年的坚持临帖、研习,今日终有了收获。对于入选本届“国展”,赵文交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确实很开心,这是对我习书这么多年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于走书法之路最大的认可,说明我以前的方法是正确的。”
说到这次参赛,赵文交说,宝鸡承办了这届“国展”,对于宝鸡书法界来说是一件盛事。这一路下来,既紧张又富有挑战,压力挺大,其过程好比学生参加高考。当成功来临之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又有一种欣喜和自豪。
赵文交这些年一直沉浸在习字之中,从古帖里汲取营养,反复琢磨研习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人的字帖,但效果不明显,进步也不大,作品总不能如意。有朋友给他说,练书法不能故步自封,多向各路高手“取经”,向活跃在书坛的前辈学习。于是他向多次入选“国展”的唐永平老师学习,终于摒弃了过去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合适的观点,书法渐入佳境。
近年,他以洒脱飘逸的行书作品多次参加各类书展,作品曾入选“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在省级书展中也多次获奖。有人称他的作品“笔墨浓淡总相宜”,观者有酣畅淋漓之感。
说起这次入展,赵文交说,学习书法20多年,终于入选“国展”,这不光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自己身边这些书法人共同的荣誉,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很多同道和老师的帮助与支持。这次入展,也让一同学习的人得到鼓舞,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了“国展”。
赵文交说,这次在宝鸡举办“国展”,不仅仅是扩大了宝鸡在书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是对推动书法学习有着积极意义,作为宝鸡市民,他与身边的朋友满怀欣喜和自豪。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