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现代刻字作品入展者杜长生:
以刀为笔亦传神
本报记者王星

  刻字有着同汉字一样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古时,人们用刀在木头或石头上雕刻出文字,写文记事;而今人能用多种方法在多种材料上雕刻各种字体,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气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日前,宝鸡人杜长生以一件《王维·鹿柴诗》的现代刻字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他是本届“国展”现代刻字入展作者35人之一,也是今年我市唯一入选“国展”的现代刻字作者。
  现代刻字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抒情的刻字方式、鲜明的时代气息,成为“大书法”中的重要艺术形式。杜长生学习现代刻字艺术有十多年的时间,他认为,现代刻字离不开书法,它是以书法作为第一媒介的艺术创作,这要求作者不但要有书法家的功力和性情,还要将书法的章法、篆刻的刀法、绘画的技法等融为一体,才能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参加本届“国展”的作品,是杜长生精选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该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这也是杜长生决定将其诗句用现代刻字艺术表现的原因。在确立创作主题后,他以草书展现诗词文字,墨绿色着底,利用原木本身的特色,将木头的纹理、字面的起伏、颜色的深浅,综合表现出一件具有丰富艺术意蕴、生动艺术意趣的作品。
  利用闲暇时间,这些年杜长生创作了《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系列、《年轮》等一批现代刻字作品。在现代刻字艺术的沃土上耕耘十几载,他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王维·鹿柴诗》入选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温故知新》荣获全国第十一届刻字艺术展优秀奖,部分作品入展由国际刻字联盟、韩国书刻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
  现代刻字艺术是为人们提供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其书笔力遒劲、富于变化,作品蕴藉醇雅。与书法相比,全国刻字艺术工作者并不多,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这门艺术,除了“热爱”,杜长生找不出别的词汇来概括。正是有了这股韧性,他以刀为笔,用心体悟,雕琢自己的现代刻字故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