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竞展宝鸡书法风采
“青铜”情怀染翰墨
以刀为笔亦传神
笔墨浓淡总相宜
书法研习一直在路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篆书作品入展者景宏强:
“青铜”情怀染翰墨
本报记者麻雪
在这届“国展”的篆书类别中,景宏强是陕西省唯一一位作品入展的作者!
本届“国展”共评出入展的篆书作品92件,景宏强能够在全国众多篆书作者中脱颖而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息息相关!”
景宏强,字博闻,凤翔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会员、宝鸡市书协理事,主攻篆书、隶书。
“写篆书,是绝对绕不开铭文的;研究和习练铭文,绕不开周代的青铜器;而我脚下的这片热土——宝鸡,恰好就是‘青铜器之乡’。所以,我觉得自己习练篆书,有着绝对的资源优势。”他自豪地说。
他曾经在西安碑林之侧经营画廊,生意之余,从未放弃自己儿时就有的翰墨理想。“因为家风的影响,我一直喜欢书法。但是真正开始习练,是五年多前了。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拓片,几乎临摹了所有咱宝鸡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拓片!”这些青铜器铭文拓片,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景宏强曾入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及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隶书展最高奖等。
谈到参加此次“国展”,他说:“全国书法篆刻展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关注度很高,我也不例外,很早就为此准备。这次参展的作品,我以宝鸡出土的‘虢季子白盘’铭文为章法,书写的内容是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书写投稿的作品时,费了诸多功夫,准备了一刀宣纸,从打格子、查相关字典,到一遍遍书写,用了半个多月时间。”
此次“国展”的面试环节,也在宝鸡进行。看到全国各地的书法作者来到自己的家乡,景宏强感到十分开心。“有很多书友,平时都是在微信上交流,没有见过面。刚好有这次面试机会,他们来到宝鸡,我作为东道主在面试结束后,带他们去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他们介绍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友们对宝鸡深厚历史文化声声惊叹之中,我觉得很骄傲!更感谢咱宝鸡能承办这次‘国展’,这种大气魄、大手笔,作为宝鸡爱好书法的人,我觉得很自豪!”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