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变味”的地名
◎张根龙
  地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之一,既被人们赋予了明确的指位功能,又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蕴含内容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又遵循传统和现代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然而,曾几何时,“大、洋、怪、重”等诸多“变味”地名悄然进入国人的视野,时至今日,似有泛滥之势。
  随手拈来,诸如“加州”“曼哈顿”“米兰”“欧洲”“马可波罗”“巴黎”等,在忽忽悠悠中给人似乎徜徉于“西方世界”的幻景;“环球”“星球”“星际”“银河”“宇宙”等,在恍恍惚惚中给人似乎身为宇宙主宰的幻觉;“天下”“国际”“万国”“世界”等,在昏昏然然中给人似乎已然掌控天下、玩世界于股掌之中的幻影;“皇庭”“御府”“御邸”“御园”“帝都”等,在迷迷茫茫中给人似乎身居帝王、天下唯我独尊的幻想;“1加1大厦”“24克拉”“公园99”“1号大院”等则让人晕头晕脑,如处云中雾里;而诸如“地府”“杀人湾”等,便直接让人感到阴森恐怖、头皮发麻。凡此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对于地理实体的命名,除老祖先总结、留传至今的传统习惯和规范外,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更是以法规形式做了明确规定,其原则要求地名的命名要反映当地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特征,不得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并要求地名必须含义明确,不得含有低俗、庸俗、封建迷信及其他不健康的词语和内容等。然而,何以出现上述乱象呢?
  笔者看来,首先在于文化的不自信。曾经的百余年间,华夏受尽欺凌,民众饱受凌辱。由此滋生的否定华夏五千年文明,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毒”绕梁不绝。这种“遗毒”浸入地名文化,演变为洋地名高高在上,相比于传统地名高人一等的“洋奴哲学”;其次是哗众取宠。为了标榜与众不同,刻意以“变味”地名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凸显其特立独行的“存在感”;再次是突出所谓“文化底蕴”。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生搬硬造“变味”的所谓“文化地名”,离经叛道违反传统与规则,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洋相百出;四是用心险恶。紧随西方邪恶势力的指挥棒,刻意以“变味”地名侵蚀华夏固有的地名文化,进而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诚然,地名作为不同地理实体的名称,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并无不妥,但前提是要遵循传统的规范和政策规定。而如今违反传统与规定、泛滥成灾的“变味”地名乱象,表面看来,扰乱的只是民众的耳目视听,但实质却蚕食着华夏传统的地名文化,进而不断冲击着传承五千年的文化体系,危害甚大。
  眼下,各级政府正出重拳,狠刹歪风,涤荡“变味”地名的污泥浊水,还地名文化“清流”。笔者认为,地名文化生态的整治绝非一战之功、一劳永逸,而是要以持久战精神坚持不懈,防微杜渐,方能永葆地名文化本色,固传统文化根基:一是严把“入口关”。政府地名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地名论证,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变味”地名的产生和“现世”;二是全力“治标”。对于不按程序和规范申请审批,乱起地名、乱改地名、乱用地名行为,严厉打击,及时整治,全面肃清“变味”地名“流毒”,净化地名文化环境,保护地名文化生态;三是全民“治本”。发动民众,全社会参与,重视传承地名文化,积极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彻底铲除“变味”地名滋生的土壤;四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狠刹歪风,全面铲除“变味”地名的温床,纯洁地名文化环境与生态。如此,方能还地名文化的“碧水蓝天”,使地名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