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五月的召唤(外一首)
◎李炳智

   
   
  站在杨家岭旧居畅想
  湘音依然高昂
  五月召唤,激活艺苑一派荣昌
  根植于大众,枝叶覆盖工矿山乡战场
  累累硕果是精神食粮
  更是人民前行的标向
  仰望一张黑白合影,再读划时代篇章
  喜看今朝百花争艳
  谁能忘却在迷茫时领袖为我们导航
  山已经变绿,路已经通畅
  在当年会址聚集,感受的依然是一派亮堂
  走吧,再从这里出发,奔赴火热的地方
  五月召唤,永远给予我们不断跟进的力量
  文学艺术的春天
  1938年的4月10日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中华新时期文学艺术的朝阳
  升起在延安桥儿沟这座中世纪城堡式的礼堂
  她聚集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文艺精英
  她为抗战增添了又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
  今天,走进延安桥儿沟“鲁艺”的大门
  我们眼前浮现出当年气吞山河的文艺巨匠
  他们为扩红壮行,他们为抗战助阵
  他们为解放全中国发声
  他们为共和国的强大吟咏歌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
  当我们注视由毛主席周总理
  和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起草的《创立缘起》
  重温那张充满激情的《成立宣言》
  当我们抚摸毛主席为“鲁院”题写的牌匾
  默诵伟大领袖庄严的题词
  我们肩负的使命油然而生
  我们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歌唱的信念
  更加坚强
  那首《黄河大合唱》,召唤亿万中华儿女
  积极投身抗日斗争的战场
  那一出《白毛女》,指明劳苦大众的根本出路
  激发无数受压迫者奋起反抗
  那一曲《南泥湾》,唱得军民大生产高潮迭起
  让严密的封锁和残酷的“围剿”化作一枕黄粱
  那一部《松花江上》,揭露汉奸的丑陋
  让邪恶无处躲藏
  “鲁艺”是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摇篮
  鲁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一面旗帜
  让艺术家密切联系群众
  永远忠于人民忠于共产党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作
  协原副主席,著有诗集《一方水土的爱恋》
  《大风起兮》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