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廉政广角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健康养生•广告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副刊
标题导航
|
培根铸魂讴歌时代
从人民中间发掘创作宝藏
从母土汲取文化自信
五月的召唤(外一首)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培根铸魂讴歌时代
◎吕向阳
有信仰,就有情怀与担当;有理想,就有品味与格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要努力培根铸魂,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魂。而文化文艺工作、文学文艺作品,就是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担负起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在“四个自信”上高举旗帜,在“四个意识”上绝对忠诚,这样才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锤炼高远的志向、高贵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与高深的学问,才能从当代中国伟大创造中发现火热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塑造崭新的形象,以生动的笔触记录新时代,以饱满的激情抒写新时代,以嘹亮的歌喉高歌新时代,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从而更好地为奋斗者画像,为奉献者立传,为传薪者立碑。在这些方面,像大型舞蹈诗史《东方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小说《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等不朽之作的创作者,都给我们树立了“培根铸魂”的光辉榜样。
正如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样,人民是文化文艺工作者的源头,人民为我们创造了一切可以持续深度加工的活力与素材。古今中外,凡是“把根留下”的经典之作,都是呼唤着正义、鞭笞着邪恶,都是赞美着劳动、鼓舞着斗志,都是铸造着灵魂、光大着道德,都是匡正世风、引人向上的,也都是深入人民深入生活而来的结晶。心中有人民的苦乐,脚下有五色的泥土,身旁有鲜活的主角,笔下就有歌不尽的激越与悠扬、写不尽的新美与精彩。作者是什么样的精气神,作品就有什么样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人民是文学文艺作品的鉴赏者也是裁判员,大凡缺乏对人民的真情,缺乏生活的磨砺,缺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累积的作品,其生命力必然如朝露一样短促,而捕风捉影的“皇族圈子”、丑态百出的“抗日神剧”等,除了散播腐气、痞气腐蚀人们的灵魂,只能背上类似“注水肉”“鬼画符”一样的标签。
在这个百花齐放万众奋发的春天,在这个推陈出新大有作为的时代,我市的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及民间文艺团体,都要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培根铸魂”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以讴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己任,用最新最美的文字和画卷,歌颂祖国、抒写人民、引领风气,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以更多更好的作品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作者系宝鸡市文联党组书记,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