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创新专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
老疙瘩村:祖辈相传的铁手艺
六冢村:双手老茧的篾匠
豆腐村:坚守传统的卤水点豆腐
酒铺村:保护传承古法造纸术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酒铺村:保护传承古法造纸术
本报记者于虹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自从被发明后,就被世人所传承。随着造纸术不断推广,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造纸作坊。其中,凤县留凤关镇酒铺村就曾因有大批造纸作坊而闻名。
在酒铺村的村史馆里,有一件“宝贝”。一根粗壮的横杆两头,各套着一个直径约1.5米的石轱辘,石轱辘围着圆形的石槽转动。酒铺村老支书王永杰介绍说,“这个老物件就是用于研磨纸浆的。”据了解,在很久之前,村里就有大小不一的造纸作坊,这些造纸作坊,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他们的住所也就是工作的地方。
对于造纸,酒铺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后面就是大山,森林资源丰富,农业兴盛,造纸原料充足。每年春天,是采集原料的季节,村民上山采下灌木树皮,采回来的树皮,要经过蒸熟软化、石灰水浸泡,再经过捣浆等数十道工序,最后才能制作成各种纸张。最后经古栈道,将造好的皮纸、宣纸运输到中原、巴蜀及南方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里有大大小小的造纸作坊十几处,足以想象当地造纸业的兴盛。
但由于是传统手艺,随着时代进步,酒铺村的造纸作坊也渐渐消失了。原本这段历史随着作坊的消失而被人们遗忘,幸好王永杰老人在前些年,将这件造纸工具找到,并保留下来,这段往事再次为人们所知。
现如今,酒铺村中的这套造纸工具,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也是记录村庄历史的老物件,值得每一个酒铺人珍惜。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