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1922年春于右任望五丈原怀古
1931年春孙蔚如走栈道翻秦岭
1936年春窦应昌登上雍山赏景
上世纪40年代的春天张洁在蔡家坡挖野菜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1936年春窦应昌登上雍山赏景
本报记者王星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登高踏青的好时节。1936年的暮春,辛亥革命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著名书法家窦应昌先生,携子侄一起登上雍山远望,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不忘兴学育才的希冀。
雍山因雍水而得名,在秦人的心中,这座山是独一无二的,秦王嬴政在此佩剑加冕,它是大秦帝国发展壮大的见证者。窦应昌1871年出生于凤翔,字瑞卿,号敬斋,在雍山雍水的滋养下,他自幼聪慧,又刻苦发奋,学业颇为出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取了丁酉科举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窦应昌加入同盟会,1912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窦应昌晚年兴办教育,著有《孔子年谱》等。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的吕剑人评价说:“清末,窦应昌、刘定五等仁人志士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斗争,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光彩照人。”窦应昌的一生刚正不阿,亦仁亦德,他一直心系家乡,也不忘教育青年一代。
“周原爱岐阳,屡庆丰年天降康。只要人存斯政举,凤鸣夙仰集梧桐……”窦应昌这首诗,整理收录在新编《凤翔县志·窦应昌先生诗词选》中。从创作的年代看,为丙子年,即1936年。在资料中查看,从1936年起,窦应昌及家眷陆续从南京回到家乡凤翔。回陕后,他与好友刘治洲于西安碑林创立“中华国学社”,窦应昌任监事长和讲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窦应昌常以办学育人为己任,他常说“为国育才,为百年大计”“大计百年成,贤才宜早树”。1936年,从南京回到老家凤翔后,窦应昌与子侄登顶雍山,他一直心系民族存亡与兴衰,时刻不忘唤民觉醒,他讲抗日、讲团结、讲和睦、讲仁爱信义,所以诗中他激扬文字道:“后稷思文德配天,烝民粒食赖耕田。有邰千祀人争羡,校建农林亿万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