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渭水弯弯
王雪莉
  我的老家,在渭滨区高家镇称里村,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那里有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有风景如画的村景,更有渭河流经村庄。河水绕山弯曲而行,形成了秤钩样,村子也因那弯弯的渭水而取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儿时依稀的记忆中,渭河就永无停歇、日复一日地奔流着。它像天堑一样横在那里,挡住了我们探索山外世界的脚步。我们的村子很落后,没有一个小商店,所以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去河对面的村子购置,逢年过节,也有去河对面走亲访友的。在那个文化活动极少的年代,对面村子的“三月三”古会,更是大人小孩盼望了一年的乐事。眼瞅着对面村庄似乎不远,可由于渭河的阻挡,乡亲们只能绕着河边的羊肠小道,步行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河对面。
  我上小学时,滔滔渭河水,被乡亲们利用起来了。人们在渭河边打了一眼机井,干旱时就利用河边的机井水浇灌庄稼。常年荒芜着的河滩,也被划分给了各家各户。大家争先恐后地种上了大葱、土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我家的河滩地,总会带给全家人满满的收获,甘甜可口的红薯,足够一家人享用一整年。此外,热情的奶奶总会在春节时把这渭水的馈赠品送给亲戚朋友。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古会又到了,小孩都眼巴巴地盼望着大人带去河对面看戏。因为那时在村子流行起“皮衣服”,是一般家庭的必备品,穿上它过河,省去了人们绕道而行的麻烦,也实现了村民看戏的愿望。
  上中学后,听说村子要修吊桥了,大家兴奋地奔走相告。在一次村民会后,修桥的事算是敲定了。有谋划的,有捐款的,有出劳力的。修桥的机器拉来了,开工后日夜在渭河边轰隆作响。同时,村里的劳力也被分成了三班,日夜辛苦劳作,河滩洒下了乡亲们辛勤的汗水甚至血水、泪水。听大人讲,在修桥过程中,由于人们劳累过度,时不时有人受伤。妈妈在一次夜晚劳动中,几乎被迎面而来的沙子掩埋了,幸好被眼疾手快的乡亲们救下,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不知过了多久,吊桥终于修好了,大家迫不及待地去感受晃晃悠悠的吊桥,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此后,坐火车、走亲戚、看大戏这些在以前看来难上加难的事,一下子变得轻而易举。渭水弯弯,小桥“荡漾”,寂静的小山村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种种原因,一别故乡多年。2016年清明节,我再次回到久别的故乡,看到了弯弯的渭河水,看到了晃晃悠悠的吊桥。感叹以前没有留意过它的美,七转八拐的渭河水与绿油油的小山相依相伴,一幅胜似桂林山水的美图呈现于眼前。近了,才发现昔日的渭河水面更宽广了,以前的沙滩地早被河水淹没了。经过十几年风雨的洗礼,吊桥也貌似累了,独自在风中“荡漾”着。渭河水面上又多了一座火车桥,时不时有火车奔驰而过。由于移民搬迁,60多户人家基本都搬出了大山,村子里的人家所剩无几。因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更好了。青山、绿树、吊桥陪着弯弯的渭水,吸引了一批批城里人前来观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