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水润宝鸡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综合
第08版:专题
第09版:教育周刊
第10版:体育周刊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微信群里的母爱
父亲的棉袄
秦商史话
红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1921年10月,为唤醒更多人对地质的关注,他编辑出版了《共进》半月刊。在这本杂志上,他刊发了地质论文《陕西同官县黄堡镇左右煤田的地质报告》,表达了一位赤子对家乡真诚的热爱。1923年9月,赵国宾北大毕业后被陕西实业厅委任为延长石油总经理。25岁的赵国宾走马上任后,呈请将矿名改为陕西延长石油官厂,制定了《延长石油官厂简章》,对企业的宗旨、生产品种、经营范围、机构组织和职员职责等进行了细化。1924年,他派人从天津购买采油机器,并从天津、太原等地聘请专业技师来延长。1924年秋天,赵国宾采用机器凿井获得成功,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石油。1926年4月,他被调回到陕西省实业厅工作。在他任职的两年七个月中,摸清了陕北石油的分布,掌握了陕北油田地质的特点,在所撰写的《陕北石油开发之意见》中,他自信地说:“陕北油矿之储量,证明有据,前途未始未有望焉!”
第一位在陕北延长提炼出汽油的科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孙越崎。孙越崎是浙江人,1932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应南京政府的邀请实地前往陕北考察石油的情况。一行人从西安渡过渭河后,在陕北的崎岖山路和羊肠小道上,靠着骑马和毛驴奔波近千里,终于发现几个县都有油苗,只需要运送钻探机来即可开采。于是,孙越崎立即赶回西安,把这一情况当面报告给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并提出要求整修延水关到延川县的通道。邵力子又将情况报告给了南京方面,南京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长翁文灏闻讯后大喜,决定开发陕北石油,成立陕北油矿勘探处。1934年4月,孙越崎押着从海外购买的钻机等设备来陕西,到了延水关后发现通往延川的路依旧破烂不堪,只好就地拆解设备,用毛驴驮的笨办法一点点地运送,历经57天才完成。在延川,孙越崎和工人们一起埋头苦干,所确立的六个井位,经钻探后全部出油。其中,1号井探到112米时就发现了油,安装油管后日产量达到1.5吨。值得记录的是,孙越崎还带动工人用蒸馏法,从延长的原油中提炼出了汽油和重质油。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炼出汽油。
1935年4月,刘志丹带领陕北红军解放了延长县。1935年10月19日,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正式进入延安。此后,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延长石油开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延长石油也积极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44年,毛泽东为延长石油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以鼓励延长石油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十八节日军轰炸
中国古代的炼丹家虽然在无意间发明了火药,但他们却将火药制作成烟花爆竹,仅限于用在节日燃放娱乐上;外来的侵略者却将火药制成炮弹用来攻打中国。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依靠机械动力上天的飞机,他们大概不会想到,短短八年之后,飞机竟然成了杀人的工具!1911年,意大利少尉加沃特从空中向土耳其投下榴弹!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日本还曾派大批遣唐使来长安城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技术。然而到了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却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罪恶行径罄竹难书,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一次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此前日本已吞并琉球群岛,随后又割去中国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第二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为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日军进行了蓄谋已久的准备,以下是几个关键节点的事件:
1927年,日本首相田义中一向天皇上书再次提出侵华主张。在这份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他赤裸裸地叫嚣:“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1928年4月25日,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日本侨民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济南惨案”。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后,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从“七七”事变起,在那场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中,没有越过黄河打进潼关的日军,惨无人道地动用战机,对陕西各大城市,尤其是主要商业网点进行了拉网式的疯狂轰炸。那么,日本军机为何要轰炸陕西呢?原因有二,一是日军自“九一八”事变暴露侵华野心后,国民政府在1932年3月5日召开了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作为西北重镇的西安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二是1937年3月1日陇海铁路通车至宝鸡,陕西境内的货运业务量空前加大,陇海铁路成为抗日交通主线,成为抗战物资供应、民族企业和大量难民避难之重要通道,轰炸西安和陕西就等于切断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重要基地。(连载74)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