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桥的变迁
何德田
  我们西一村三组位于赤沙河道最开阔处,地势较平坦。村民们都住在河北边,而村里的耕地大都在河南边的川道和山坡上,去田地里耕作就必须过河。
  从我记事起到2000年的三十多年间,河上没有一座像样的桥。村民们干活去地里,大多时间都是赤脚蹚水过河,实在不方便。水流小的时候,一些善良的村民就在河里支起“趔石”,人们就踩着“趔石”过河。“趔石”是按大人的步幅排列的,河中心水流大而急,“趔石”间的距离太大,孩子们根本过不去。那时候,我们经常蹚过河去捡柴火或打猪草,赤脚过河,河床上的棱角、突兀的砂石割得脚板钻心地疼。深秋或初冬时节,冰冷刺骨的河水让过河的人直打趔趄,牙关不停地哆嗦。有时水流沙走,“趔石”下沉,流水浸过石头表面,经常打湿人们的鞋与裤角,时不时有人因踩翻石头或踩空而落水。
  有一年发洪水,岸边一棵高大的杨树被冲倒,横卧在河面上,队长让人砍去枝杈,支成独木桥。一部分胆大的人过独木桥,大多胆小的人和妇女看见下面哗哗流淌的水都害怕,他们仍然挽起裤腿,赤脚蹚水过河。水流小时又过“趔石”。秋收秋种,肩扛背驮,极不方便。队长又让人砍了两棵高大端直的大杨树,将树干用葛藤与独木桥并排捆扎在一起,铺上树枝和泥土,构成简易的木桥,才勉强解决了过河的问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个家庭都有了生产用的架子车,于是,村民们在河道上刨出了简易的路面,又凿挖了几条分流河渠,将大水分流开来,在每个分流渠上修了可供单向通行架子车的简易木桥,运送肥料,运输收获的庄稼,过河终于方便了许多。有一年夏收开镰时,下了一场暴雨,河水涨得很高,桥被冲走了。河水退得非常慢,龙口夺食时节,人们急于收割来不及修桥。天晴后村民割倒麦子,用架子车拉着麦捆蹚水过河,水冲沙走,车陷在沙里边出不来,费尽力气吃尽了苦头,村民们你帮我我帮你,都赤脚在河水里你拉我拽,硬是互相帮衬着收完了麦子。十几年来,简易桥不停地修,修了毁,毁了又修。
  2000年前后,村组领导多次外出求助,区水利局批准在河上修一个八孔涵洞过水路面桥,用一点五米直径的预制水泥管来通水,用石料砌墙,砂石夯实桥基。市慈善协会捐助一部分善款,村民以工代赈,合修了一座桥。桥的长度为20多米,宽度为4米,上边可并排过两辆农用小三轮车。竣工的那天,村民们高兴极了,平坦而宽阔的水泥桥面直通河两岸,人们再也不用为过河而熬煎了。
  然而,2010年夏季的一场特大暴雨,冲倒了上游岸上的大树,洪水卷着树木奔涌而下,堵塞了涵洞,河水漫过桥面,冲垮桥头两边的桥基和桥头的护坡堤岸,桥毁了,岸边原先的简易路面也没了,河滩上一片狼藉,村民的希望再一次破灭。生产又变成了以前的老样子。
  村干部多次向上级政府反映灾情,帮扶村子的上级单位多次考察调研,终于在2014年,提出解决这一长期阻碍群众生产的民生问题。区水利局调拨专用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用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梁桥。桥两侧还建了护栏,新桥既美观又坚固,桥下宽阔畅通,再也不怕涨水了。这座桥起名“连心桥”。同时,又在河北岸修筑了好几百米的河堤,天堑终于变成了通途。如今,无论什么时候出行或下地干活,再也不用为过河而犯愁了。
  两年前,上级政府又拨款修通了通往田间的生产路,从村口的大桥过河,一直到对面的三沟六坡,农用车都能到达,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奔小康的劲头更大了。
  桥,不仅连接着村民的生活与生产,也连接着人们彼此的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