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本期发布:
靠山吃山
■商子秦/著
  做豆面面条时最好加上一点麦面,和好面,揉到“醒”好,擀出的面条下锅煮出还很筋道,就是有一股很浓的豆腥味,要说吃起来也还行。那几百斤黑豆,就这样成为我们知青灶上的主食,吃了好一段时间。当时我们全然没有觉得这黑豆面有什么好营养,吃了会特别养人一类作用,反而是吃了肚子爱胀气,屁多了许多。生产队晚上开会时,一会儿听到一声,接连不断,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说了吃黑豆,也说说种黑豆。
  下乡三年,在所有农活中,种黑豆是最为原始的劳作之一。黑豆是低产作物,也是饲料,生产队种植面积不大。一是种在一些贫瘠和坡度较大的山地,再就是庄稼地倒茬,在麦茬地套种。种黑豆时,每个人腰上挂着一个用竹篾子编成的圆柱体小篓子,名字叫“粗篓罐”(读音如此,到现在我都没弄清意思),小篓子装着黑豆种子。手中拿着一个用直角形树枝一头削成的尖的工具,叫作扦子。大家站成一列,右手持扦子在地上扎一个眼,左手丢进去几粒黑豆种,这就大功告成。所以黑豆苗长出后都是一簇一簇的。秋天收黑豆时也是一簇簇连根拔起,摔打去根上的土,扎成大捆背回场上晒干碾打。
  几十年过去,这最不起眼的黑豆,不想一下子成了气候,精包装、高价格,亦食亦药,还有了各种精致的吃法。看看今天,想想当年,真是可惜了当年被我们磨成豆面的那几百斤黑豆了。而今天黑豆的这一切待遇,恐怕给当年的驴说去,驴就更不会相信了。
  吃羊的故事
  自从《靠山吃山》见报以来,不断接到老同学、老知青们的电话。参加一些知青聚会,“吃山”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前些天就听来一个吃羊的故事,听后心情颇为沉重,特记录如下:
  这事发生在下乡第三个年头的冬天,一天傍晚,邻队的知青伙计捎来一个口信,让赶快去他们队上一次。这时经过两次招工,大队的知青已经走了很多,留下的自然更抱团。不管有什么事,大家都是相互帮忙,于是把衣服一换,立刻出发。
  上了半架山,赶到那儿一看,周边几个队上的哥们都到了。主人微微一笑,说今天要请大家吃羊肉,立刻引起一片欢呼。性急者立即窜进厨房,可厨房却没有一点动静。东道主让大家别急,告诉大家说,下午放羊回来路上,意外带回来一只绵羊。他们队的羊全是山羊,这只绵羊不知道是哪个队上的羊,跑乱了群。大家说吃不吃?
  一听是这样的情况,大家安静了大概有一两分钟,心中原本的那点良知,终于没有能够抵挡住馋虫的诱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道“吃”。大家都觉得,羊反正是生产队集体的,是捡来了,吃了也白吃,于是立即行动。
  冬日天短,这时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家在那位知青羊倌的带领下来到羊圈。打开圈门手电一照,几十只羊中,那只小绵羊很是显眼,立刻牵了出来。一个麻袋一套,抬上就走,住在附近的农户都没有被惊动。
  羊肉有了,但不能在这儿吃。因为丢了羊的队上肯定要寻找,这个队有羊群,目标太大,大家一边低声哼唱着“密电码埋藏粥底搜不去,抓时间我把它安全转移”的样板戏唱段,一边赶夜路到另一个生产队的知青点。
  这个地方挺好,远离生产小队的大多数村民,原本有三个知青住在这里,两个招工已经走了,另一名回了西安,钥匙留在同学手中。厨房现成,锅灶齐全,连夜晚大家在这里宰羊剥皮,下锅烹煮,美美地吃了一顿清炖羊肉。小羊不大,居然被馋坏了的我们吃得一干二净。大伙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哥们甚至说,这次招工不要哥们,咱们吃个羊;明年招工再不要哥们,咱们再吃个猪。
  吃完羊肉已经是半夜,大家清理完现场,还把羊皮和肠肠肚肚用塑料袋装好,让住得最远的生产队知青带走处理,以免惹出后患。
  两天以后,山背后相邻公社有人来队上卖豆腐,还有在他们那儿下乡的知青相伴。卖豆腐的人说知青爱吃豆腐,找到我们的知青点销售,休息喝水。下工后听说了这件事,我们这伙男知青就知道是哪儿丢羊了。果然,卖豆腐的人走了一条沟,去了好几个生产队,但什么也没有发现,无功而返。我们也乐了个白吃了一顿羊肉。
  又过了几个月,公社开会,我们这伙吃羊的人又碰到了一起,那个当初邀我们大家吃羊的伙计却一脸沉重,哥们悄悄对大家说,丢羊的就是山背后相邻公社的一个生产队,生产队不但开会批斗了那位羊倌,还罚了他们家30块钱。30块钱,在当时一个劳动日仅有两三毛钱的山区,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这位哥们说,现在他放羊,都不敢去那个生产队的方向,就是怕看到那个被批斗赔款的羊倌。
  听了哥们的话,大家也全都沉默了。谁都没有料到,这顿羊肉吃出来这样一个结果,竟然这样严重地伤害了一个恓惶人。但事情已经是无法挽回,这时,新一轮招工的信息已经传来,我们这些还留在生产队的知青,大都家庭背景不太好,这时谁还敢给自己再添麻烦,于是只能把愧疚压在心底,大家相互叮咛千万不可走漏风声,保守秘密。
  不久后,在大规模的招工中,我们全部被招工离开山乡分赴各个单位,吃羊的这件事也就再没有人提起。不提起并不等于忘记,时间越长,藏在心底的愧疚就越是沉重。有人说下乡“青春无悔”,我就从不敢说自己“无悔”。就是这顿羊肉,就让我们这伙人把肠子都悔青了……
  (连载13)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