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社会新闻
第06版:专题•连载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老西府人生活中的
石硾子筑墙建屋的利器
石碌碡收获庄稼好帮手
石窝窝太白人的一口锅
石碾盘西府味道它碾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石碌碡收获庄稼好帮手
本报记者祝嘉
如果要评选西府人最难忘的农具,过去夏收时节“光场”“碾场”用的碌碡必定榜上有名。
碌碡,普通话读作“liùzhou”,西府话则读作“lùchu”,是一种桶形的石制农具,通常分光滑和粗糙两种,光滑的碌碡多由青石打造,用来平整场地,也就是西府人口中的“光场”;粗糙的碌碡多为麻石质地,用来碾轧作物,也就是西府人口中的“碾场”。
每年六月,田地里一片金黄,在微风吹拂下翻起层层麦浪。准备收割的农民都在期盼一场雨,而老天似乎偏偏与人作对,十天半月硬是不肯洒下一滴水。无奈之下,人们纷纷从河里、渠里、井里打水,一桶一桶、一盆一盆地浇在早已拾掇宽敞、打扫干净的麦场上。把麦场浇湿浇透,就该碌碡登场了。农民给碌碡装上架子(西府话为“搏架”或“剥枷”),由一人牵引绕着麦场来回滚动,还有一人跟在后面撒草木灰,以免碌碡沾上太多泥土。几趟来回,麦场便如一块擀好的面般光堂了,这在西府话里就叫“光场”。
当麦子收罢、晒毕,就要开始“碾场”了。先将麦捆解开、铺匀,这叫“摊场”。再用牛套上碌碡架子,在麦场里一圈一圈地碾轧,拉碌碡的牛,要戴眼罩,防止它吃麦子;还要接粪便,以免它弄脏麦子。碾完麦子,要将麦秆与混有麦芒、麦壳的麦粒分开,这叫“起场”,起好一场后再接着碾下一场。起风的时候,用木锨铲起麦粒迎风扬洒,这叫“扬场”。麦芒、麦壳较轻,会被吹到远处;麦粒较重,会散落在近处。几次“扬场”下来,麦粒便与麦芒、麦壳彻底分清,再分别聚拢、装袋,一年的麦子就算收完了。
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普及,小麦收割早已没有这般繁琐,碌碡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老一辈农民难以忘怀的记忆。然而在以前,正是在这个看似“傻大粗”的“石疙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滚动中,西府人才有了赖以生存的口粮,也才能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