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父亲的心事
韩晓
  “哥,你快回来劝劝爸,他又在张罗人要盖房了。”在县城工作的弟弟突然打来电话,我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忙开车往老家赶。
  我的老家在扶风县城南边塬上一个叫权家沟的小村庄。全村百余户人家都住在土窑洞里,只有十来户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家里除有窑洞外,还有四面用土坯垒成的偏厦房。
  我家住在村的东头,两孔土窑洞。一个用来做饭和住人,一个放杂物。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院墙和大门是用洋槐树枝围绑而成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1982年秋,我们家乡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我们家一下子有了十多亩土地,一辈子务农的父亲终于看到了希望,干活有了奔头。他科学种田,辛勤耕耘,庄稼种得一年比一年好,几年就解决了缺吃少穿的难题。在不用为吃穿发愁之后,父亲又想着要赚钱盖房子。他种药材、西瓜,养奶牛,终于攒了三四千元。1990年开春,我家在全村最早盖起了当时农村人最讲究最时髦的三间“两边淌水”的砖瓦房,羡慕得左邻右舍的人一个劲地说:“一辈子能住上这房也就知足了。”
  我们村紧挨杨凌农科城,日子稍好一点的村民不满足眼前的幸福生活。他们找专家、跑项目,寻求适合自己致富的门路,全村家家都有一个致富项目,户户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二十一世纪初,村里早先富起来的村民再不愿意住在沟里了,他们申请要在沟南边一处平坦的土地上建新家。于是,村上统一规划。几年时间,村民家家都在新庄基地上,建起了新式的四合院。户户都在院子两边盖起了平房,在院子后面盖起了二层楼。我家在全村搬迁的忙碌和喜庆中,也告别了生活一辈子的老院子,住上了宽敞、明亮、干净的楼房。
  开车一小时到家后,我将车稳稳地停在了大门前。
  “你看咱家周围的房子越来越高,装修得一个比一个漂亮,咱家也要建新房,不能叫人笑话了!”父亲一见面,张嘴就来。
  说实话,我们一家在宝鸡和县城都有住房,老家大小六间房子,还不算厨房、洗漱卫生间、车库等,完全没有必要再盖了。
  “爸,先别急,抽支烟。”我边说边笑嘻嘻地掏出他最爱吸的“好猫”,赶紧往他手里塞。
  原来,父亲真正的“心事”在这儿,要盖房的目的不是为了住,而是怕别人笑话。看来,我还得发挥自己在医院工作能“看病”的特长,好好给他“上一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