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吃春
李会芳
  一场春雨,万物复苏,各种野菜悄悄冒出了头,不仅鲜嫩可口,更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美味佳肴。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这是许应龙笔下的荠菜。荠菜经受了一冬严寒,春天一到,马上返青,细长的叶子呈羽状,平平地贴着地面闪着绿光。我用铲子轻轻铲起,抖掉泥土,黄里透白的根就露出来了。浅齿状叶缘、叶背及茎上披一层细细的茸毛,如春天刚出生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半日工夫,挖得一小袋荠菜,我心满意足地提回家,小心翼翼摘去枯叶须根,清除杂草,用清水冲洗干净,或凉拌或炒制或做汤,就成了我家餐桌上一道时令蔬菜。若将其切细剁碎,与猪肉或鸡蛋调和做饺子馅,那可是另一种风味。
  人常说,桃花流水鳜鱼肥。其实,春天肥的不只是鳜鱼,还有田埂上胖乎乎的野菜、竹林间嫩生生的笋芽,这些都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正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我吃到过味道醇香的春笋,那是在太白县鹦鸽镇一农家乐。坐在竹林环绕的小院,欣赏山花烂漫,沐浴缕缕清风,吃着用柴火烧炒的春笋配腊肉,那感觉就一个字——爽!肉借笋而鲜、笋借肉而肥,再来一碗米饭,浇上肉汁,味美不羡仙。
  野菜中,“春季第一菜”——春韭是人们春天提味增鲜的佳品。它根部泛红,细嫩的叶子只有两三片,泛着青绿色的光,看着就惹人怜爱,用来“咬春”再适合不过了。掐一把带回家,炒鸡蛋、烙春饼、做个腰花汤,味嫩且回甘,令人回味无穷,那句“夜雨剪春韭”便一下子多了几分诗意。
  白蒿既可食用,也可以入药,如早春的清香、三月的暖风,为春天平添一抹亮丽。采白蒿的时节,我与友人一道,享受着“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润和春阳暖照的惬意,心情既舒坦又愉悦。怀着乡土情怀,采一袋白蒿,精心择洗,拌面上笼蒸麦饭,蒸熟后淋上提前调好的蒜水搅拌,吃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悠长。有时,采回的白蒿我会在择洗晾干后小心地保存起来,当茶泡水喝。一年四季,白蒿在茶杯中舒展着韵味和情调。呷一口茶,春的气息在身体里升腾,春风抚慰着我疲劳的身心,平淡的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吃春,不只吃地上的,树上也有。春分过后,香椿发出新芽,因芳香可食、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蔬菜”。这时节,我走进田间地头,眼睛总是往上瞅,发现椿芽就想方设法弄下来,美美地过一把馋瘾。椿芽的“椿”字,也与春天有着密切且直观的联系。采摘并食用香椿的嫩芽、嫩叶,为“吃春”赋予了新的内涵,也让人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人间至味是清欢。我认为,春味短暂,尝鲜要趁早,过了时节,就没有那个滋味了。
  阳春三月,寻一簇花信,觅一缕春光,采一把野菜,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甘甜、馨香四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能品出人生之况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