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荠菜
鲜嫩乐津津
本报记者 罗琴

  “走,挖荠荠菜去。”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唤醒沉睡的万物,地里的荠荠菜也悄然生长。人们呼朋引伴,来到田间地头,去采摘这片香嫩的新绿。
  荠荠菜也叫荠菜,可食用由来已久。《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荠菜的美味。汉代时,荠菜不仅作为食物,还被用于祭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详细描述了荠菜的药用价值,称其“利肝和中,明目益胃”。
  著名作家张洁曾在散文《挖荠菜》中回忆了童年挖荠菜的经历: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这篇散文还被选进了语文课本。如今的人们,或许都有着与作家张洁同样的心境,在春天里、在田野里,寻找着儿时的快乐。
  在市区北坡公园,就有专门种植荠菜以供游客采摘的地方(见左图)。在蔡家坡、眉县等地,也有不少专门采摘荠菜的田地,让人们在享受乡野乐趣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3月23日,在市区北坡的一处田地里,二三十人正在快乐地挖着野菜。荠荠菜的叶子呈锯齿状,嫩绿中透着清新,一片片的野菜密密麻麻地扎根土地。市民李燕妮一家三口挖了满满一袋子荠荠菜,她告诉记者,在过去,荠荠菜是让人们度过饥荒的“救命菜”。老人们常说,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是荠荠菜填饱了大家的肚子。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荠荠菜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只不过它的身份从“救命粮”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人们追寻往昔记忆的情感寄托。
  市民王丽丽虽然没有去田野里感受挖野菜的乐趣,但渴望这一口春日鲜香的她也从市场上买回了一袋荠荠菜,淘洗干净后,学着母亲的样子为家人做一顿荠菜饺子。她感慨地说:“是儿时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荠荠菜作为时令野菜,不仅是一道美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春日短暂,不妨趁着这美好的时光,走进田野,采摘一些荠荠菜,让这份春日限定的美味,成为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