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凤翔不仅是西周礼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宋代理学文化的滥觞之所。
宋人在凤翔铸就的辉煌不亚于秦人的丰功伟绩。如果说,秦人在这里创造了一段历史,那么宋人则在此地孕育并发展了一个深刻影响中国此后八百余年思想进程的学说——张载关学。
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长期在眉县生活,并葬于斯。当时,眉县为凤翔府属地,此乃张载与凤翔的地域渊源。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凤翔知府沈自彰几经周折,在凤翔府迎聘从河北滦州迁回故居宣扬关学的张载后人,承袭“五经博士”。张载后裔张文运带着长孙张元福、次孙张元寿、三儿子张承胤、孙子张元祥回到这里,张文运在凤翔东大街大关庙巷东,重修“宋横渠张子祠”,修《横渠祖谱》,附设书院,亲自任教,由此开启了关学在凤翔的传承之路。
据张载后裔实考,自明末到清末,凤翔张载后裔世袭“五经博士”者共有八人,最后一任为张建邦。
晚清关学清麓派代表人物、“关中三学正”之一的贺瑞麟亲莅凤翔宗铭书院讲学。民国时期,清麓派传人李穆轩来凤翔恢复宗铭书院,受业者有史道明、梁伯载、乔凤鸣等人。凤翔张子祠先后刊印《张子全书》三次,分别为明沈自彰版、清道光版和同治版。传世的《张载族谱》共七个版本,被认定为凤翔谱者有五个版本,修谱过程从晚清延续至当代。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版本当数《宋横渠张子族谱》,于2019年正式刊印成册,由张载二十七世孙张仁诚携其侄历时八年完成。
前几年,以纪念明代关学大儒默斋先生张杰为主题的“进学园”在其故里田家庄镇大塬村落成,成为凤翔地区规模最大的关学主题公园。张杰,字立夫,号默斋,明代学者,在家乡讲授《五经》时,倡导“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名重一时,黄宗羲先生曾写文章介绍过他的生平。
近年来,以关学传承在凤翔为主题的图书、讲座,以及考察、游学等活动日益繁盛,“关学传承”正成为凤翔新的文化坐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天下学人的共同抱负。有理想、有抱负、好文化、爱学习,应该成为新时代每一位学子的追求。关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丽篇章,留下来的不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更是建立文化自信、共担历史使命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