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教育周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特稿
第07版:文化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蹴(jiu) 蹲
撇(pie) 扔
掀(xian) 推
引(yin) 带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话剧《面皮》里的宝鸡方言
蹴(jiu) 蹲
“社员同志们,赶紧都蹴下。”在宝鸡原创话剧《面皮》的舞台上,队长在开会前说了一个独特的方言——“蹴(jiu)下”。“蹴下”在宝鸡话中的意思是“蹲下”,这个动词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6月7日,笔者采访了我市文史爱好者王峰,他说 :“‘蹴’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那时,人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蹴是一种常见动作。后来,这一动作逐渐融入西府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动作习惯。当西府人道出‘蹴’这一字眼时,他们不仅是在描述一个动作,更是借由这简短有力的词语,传递一种低调、务实的生活态度。‘蹴下’意味着没有座椅、沙发,是一种简单纯粹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的贴近。”
王峰说,在话剧《面皮》中,“赶紧都蹴下”这简单的“蹴下”二字,瞬间凝聚起众人的力量。“蹴下”无须过多的解释说明,大家便能心领神会,共同投身于一项集体活动中去,这正是西府人团结互助精神的生动写照,也展现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家住市区太白路的90岁老人张烈俊说,在日常生活中,“蹴下”这个词更是无处不在,集市上的店主招呼顾客“蹴下”挑选商品;街头巷尾的孩子们玩躲猫猫时,常见他们“蹴下”躲藏的身影;过去在田间劳作时,待到喝水休息时,大家伙找个阴凉地纷纷“蹴下”,喝口水吃些干粮再继续干活,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可见,“蹴下”这个词语在宝鸡话中独具魅力,它不仅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的符号,它“诉说”着西府人憨厚朴实的性格特点,以及低调务实的生活态度。在话剧《面皮》中,“蹴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宝鸡方言的魅力。
(毛丽娜)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