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扶风县博物馆
唐代东方海墓志,一位宦游者的履历
本报记者麻雪

  在扶风县博物馆,有这样一件藏品——“大唐故东方公墓志”,可谓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一位官吏的变迁履历”,从中可以看出时局变动对当时人们的巨大影响。
  先来说说“墓志”,它与墓碑不同,是魏晋以后古人放在墓里的、刻有墓主人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
  关于这方“大唐故东方公墓志”的发现,扶风县博物馆馆长汪玉堂介绍道:“2012年10月,扶风县上宋乡薛家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了唐代墓葬一座,我和同事赶到现场,发现墓葬破坏严重,经过清理仅发现墓志一合,保存较好。”
  这合墓志为砂石质,正方形,由志盖、志石两部分组成,底边长宽均为70厘米、厚10厘米。志盖正中篆书镌刻
  “大唐故东方公墓志铭”,正文阴刻楷书,共计468字。唐代墓志在扶风发现很少,这合墓志字数较多,文博人员对它进行了仔细研读,发现了“安史之乱”期间对下层官吏影响极大的重要事件。
  志文一开始提到墓主人东方海的祖籍,又提到东方海的曾祖、父亲。志文称,东方海性格“外显和慧”,他年轻时在梁郡、宋州(今河南境内)做低级别的吏时,因为叛军的强迫而接受宋州柘城尉一事。东方海被迫接受伪封的官职,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之所以把这种“变节”行为写在墓志中,与当时朝廷采取的免责措施有很大关系。
  汪玉堂解释说,当时,在动乱中主政的唐肃宗为了拢结更多被迫从伪的官吏,宣布不追究种种原因在动乱中的叛节责任,为日后安定人心和平叛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来,东方海极有可能参与了平叛且小有功劳,所以“功闻阙下”被重新授予官职,并几经变迁。细看东方海的职务变化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官职越来越低,唯一比较合理的推测就是,早年动乱时期朝廷为应急而封的官职极可能只是个虚职,后来充任幕僚才是他实际的职务。东方海后期一直在陕西境内担任低级官吏,“太子左赞善大夫兼博州司马”一职,应该是他死后被追谥的官职。
  志文后部叙述了东方海的家族情况以及不幸。东方海后来虽为追随皇室的小官员,但在远离故土的动乱之中难以自安,于公元767年病逝于梁州,享年54岁,还是因为动乱,死后26年才迁葬扶风。
  我们从历史书上知道了“安史之乱”,但是从这合墓志上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人们在乱世中的沉浮。汪玉堂说:“东方海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官职名称和地域行政区划变化以及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