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渭滨区博物馆
龙纹禁,彰显出周人戒酒的决心
本报记者罗琴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习惯在佳节宴席上、推杯换盏间,以酒叙情谊。要知道,“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的分寸把握,早在古代就有了。渭滨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周1号铜禁(龙纹禁),就是倡导适度饮酒的代表性文物。
  这件铜禁看起来犹如长方形的茶几,四面饰有精美的龙纹,是国家一级文物。渭滨区博物馆馆长王敬元向记者介绍说,这就是2012年6月出土于我市石鼓山墓地的青铜禁,是西周贵族用来警示自己的器物。铜禁长94.5厘米、宽45厘米、高20.5厘米,形似一个摆放酒器的长柜。贵族们在取酒杯时,看到青铜禁,想到商纣王的教训,就会提醒自己:切莫贪杯,贪杯误事,贪杯亡国。
  禁,是西周早期贵族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壶等盛酒器的几案。王敬元解释说,据文献记载,周初曾经厉行禁酒,可能是出于更有效地督促贵族实施禁酒的考虑,当时的统治者就把置放酒具的器座命名为禁。汉代学者郑玄曾解释道:“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因此,后人普遍认为,周人所谓的“禁”,与周人灭商后实行严厉的戒酒令相关,有禁戒饮酒的意思。
  商代晚期,嗜酒成风,到商纣王时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很快,这种“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也导致了商王朝在牧野之战中彻底失败,武王成功克商。周人目睹了商王朝民怨沸腾、土崩瓦解的一切,他们把商的覆灭归咎于“纵酒失德”。吸取历史教训,“禁”的出现,也彰显出周人戒酒的决心。
  “目前所见的西周青铜禁共三组,且全部出土于宝鸡地区,年代较早的是1901年出土的柉禁。铜禁的出土,为了解和讨论禁上所置器物,以及禁的用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学价值。”王敬元说,西周铜禁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闪耀着周人智慧的光芒,也时刻警示着我们严于律己、克制贪欲,传承周人清正廉洁的美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