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陇县城关镇新城社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探索“四抓四解”(抓宣传解迷惑、抓调处解纠纷、抓疏导解积怨、抓帮困解后忧)工作法,努力把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广普法强宣传做好矛盾源头化解
“婚姻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包容、理解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前不久,在陇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73岁的冯文军老人讲述着自己和老伴的爱情故事,他从夫妻相处之道、子女教育、生活经验、家风传承等方面,向现场居民宣讲了和谐幸福婚姻的经营之道。
广普法、强宣传,是该社区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一大举措。针对家庭婚恋纠纷隐蔽性强、易激化、难预防等特点,社区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发放宣传彩页、简易读本,讲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法治意识。近年来,社区累计上门入户讲解法律知识36次,发放普法材料2万余册。
同时,社区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进快板、小品、戏曲里。在社区举办的文艺会演、纳凉晚会上,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此外,社区利用法治课堂、道德讲堂等平台,经常性组织法律从业者、乡贤能人,开展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培训、中华传统文化讲座;邀请婚姻家庭专业律师和婚恋案件当事人以案释法,引导居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年来,社区累计预防家庭婚恋矛盾近百件。
勤排查早发现矛盾化解在萌芽
今年2月,社区网格员在辖区一小区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小区居民张先生和李女士因家庭经济问题多次发生争吵,夫妻关系闹得很僵。为防止矛盾升级,网格员立即联系社区调委会工作人员介入。在入户了解情况后,社区调解员联系心理咨询师,通过以茶会友的方式,让这对夫妻平心静气倾听对方心声,将这起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许多家庭从闹矛盾到解散,甚至到犯罪,往往是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的,若放任发展下去,轻则毁了一个人,重则毁了一个家庭。”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朱伟雄说。社区针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夫妻两地分居多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多的现状,组织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社区工作者每月入户开展谈心谈话,排查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对排查发现的家庭婚恋纠纷,社区组织网格长、妇女主任、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召开专题研判会,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坚持“红黄蓝”三色预警动态管理。对梳理研判的家庭婚恋纠纷,通过社区“凉亭说事会”“心灵茶馆”等载体开展“人民调解”(见上图)。对因家庭困难、婆媳关系、赡养老人引发的夫妻双方“冷暴力”纠纷,用好社区亲情聊天室。发挥孩子在家庭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让父母交流沟通、消除误解。同时,社区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及乡贤,及时上门疏导,把危害讲清,把心结打开,让家庭关系融洽。
对因家庭暴力、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等社区反复化解无效的纠纷,由社区综治中心牵头,邀请双方镇村干部和调解能手,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一对一定向疏导,合力化解纠纷,全力维护家庭。近年来,社区累计化解各类家庭婚恋纠纷92件,化解率达98%以上;累计化解婚恋风险积案7件,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重帮扶解民忧确保纠纷不反弹
针对矛盾纠纷在调处后出现的易反复问题,新城社区开展定时跟踪回访,落实感情疏导、法治宣传等措施,严防问题回流。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分类进行帮扶解决,确保纠纷不反弹。
“谢谢你们帮我解开了心结,从前我总觉得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会好好经营家庭……”近日,辖区一小区居民边某对社区工作人员说。边某和丈夫是进城务工人员,边某在家照顾女儿,丈夫出门务工。因丈夫下班后经常和朋友外出喝酒,边某与丈夫多次发生争吵,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去年8月,丈夫在争吵中推了边某两下,她认为丈夫完全体会不到自己为家庭的付出,一气之下提出离婚,丈夫负气带孩子离家出走。通过社区调委会人员多次沟通调解,丈夫向边某道歉,并表示以后会认真履行家庭义务,夫妻两人握手言和。事后,社区经常邀请夫妻两人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家风课堂、心理健康疏导等活动,两人对家庭婚姻有了新的认识,再没有发生矛盾。
为了减少家庭矛盾,社区按照“1+X”模式,与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结成73对帮扶对子,在帮扶救助政策上倾斜,在急难愁昐问题上予以关注,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对离婚后生活困难的家庭,社区将其纳入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帮助申请小额信贷,通过技能培训,助其增加收入、提振生活信心。对离婚家庭的红白喜事,社区发动乡邻帮忙料理;对遭遇突发事故或重大疾病家庭,通过民政救助、发动群众捐助等形式缓解困难,有效消除矛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