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颗粒归仓
◎巩忠
  小麦,人类生存繁衍的根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怀揣万年时光,岁岁年年在秋霜中生根,在冬雪中淬炼;阅历春花,承受骄阳,一路饱经沧桑,风雨兼程。万物萧瑟的季节,不畏严寒将一抹绿色涂染在空旷寂寥的田野,即便被大雪掩埋,也从未停止生命的跋涉,为农人点燃希望的灯火。
  布谷声里,父辈们踩着时序的节点灌溉。太阳火一般炙烤,小麦为继续生长需要及时补充营养。清澈的溪水,流经家门,流过长长的沟渠,流向小麦饥渴的根系。小麦大口吸吮甘甜,叶子和叶子相互碰撞,发出心领神会喜悦的沙沙声。父亲停下脚步,手掌划过麦穗,让长满老茧的手指体味涌动的蓬勃。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在月光里跳着舞,小麦慢慢进入梦乡,发出甜馨的鼾声。
  芒种还没到,田野早已一步步陷落在浩浩荡荡的金色汪洋中。万亩小麦,以金芒为箭镞,乘风飞射,让每一寸田地俯首称臣。乡亲们沾着汗水将镰刀磨成一弯新月,手指在霜刃上试一试,涩涩的感觉,一挥手,斩落满地月光。
  天空被阳光擦拭得万里无云,明亮耀眼。割麦时,中午不能回家,午餐变成树荫下面饼、凉拌绿菜和凉开水的简单组合。麦田无垠,麦粒爆裂。“火里麦”“龙口夺食”……古老的民谚催促小麦急于归仓容不得父辈们一口喘息。
  看啊,这是多么壮观的场景,金色的海洋里,人们雁字排开,伸手将金色的浪花揽在腋下,一挥镰刀,便有一片惹人爱怜的麦穗匍匐脚下。顾不上手臂被麦芒烙下鲜红的印记,顾不上被汗水湿透的背心贴在脊背刺痒难耐。铁质的嚯嚯声,不断伸向麦田体内,他们要赶在所有的时间之前,完成光阴恩赐的仪式。
  接下来,便是上场、脱粒、晾晒、归仓,顺序接力,在神圣的矜持中火急火燎。田野在粗犷爽朗的笑语中发酵,麻雀挥舞轻盈的翅膀和蝴蝶、蜜蜂、蜻蜓一起大声喝彩:谁的丰收,如此辉煌!
  站在故道田园,小麦从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到灌浆,每一步都被绿色簇拥着追逐太阳。直到每一粒麦子都充满金色阳光,破穗而出。那黄金一样的色彩,昭示五谷丰登的贵;那海洋一样的壮丽,体现大地厚重的爱。
  小麦是感恩的庄稼,在岁月里赶忙着长大,想着回馈农人,以接青黄。
  小麦是独立的孤勇者,每一株坚挺脊梁,每一株都是栉风沐雨的战士,一块田地便是一支永不退缩的军团。披星戴月,在时序的号令下,将生命绚丽的诗章敬献给人类绵延的长河。
  虽然现代机械早已替代了古老的农耕手艺,我珍爱的村庄飘扬着新麦散发的清香,置身收割后的麦田,空旷归还大地,高穹献回蓝天。舒展双臂,思绪飞扬。万年时光,时光万年。我的祖先低头弯腰,辛勤耕耘在神州大地,用千年不变的姿势,以小麦为醍醐,灌我饥饿之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