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勇刚和他的“传家宝”木工刨子 杜勇刚制作的木雕“蝉” “刨子”是中国古代工匠技艺的传承产物,是记载纯手工时代印记的实用工具,相传由中国木匠鼻祖鲁班制造。我市木工匠人杜勇刚,今年41岁,他珍藏着一件木工刨子。“这不仅是爷爷留下来的‘传家宝’,也是我们祖孙三代人坚守木工技艺的见证,更是对老一辈木工匠人干事踏实认真、精益求精好品质的传承。”杜勇刚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杜勇刚出生在宝鸡高新区磻溪镇双基堡村一个木匠世家,祖辈、父辈皆是巧匠,在当地很有名声。11月8日,笔者来到杜勇刚家中看到,院子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板、木条、边角料……在一间储藏室里,杜勇刚打开一个颇有年代感的木箱,里面装满了木工工具,他向笔者展示了各种型号的刨子、刨刃、刻刀……其中有一把刨子尤为显眼,铁匠木材质,颜色暗红发亮,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这件木工刨子,手把长17厘米,刨子长8厘米、宽3厘米、高6厘米。拿起这个刨子,杜勇刚向笔者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也讲述了他对木工技艺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杜勇刚说,往前数二百年,他们村上许多人都是从事木匠行业的,祖父杜彦西曾是十里八乡有名气的木匠头。“那时候,爷爷收了四五十个徒弟,家里很是热闹,活也多,基本都是大户人家约的工。爷爷还在虢镇城开过好多年木匠铺,因为爷爷把这份技术活做到了极致,让行业其他人都心服口服,所以被行内人称为‘木匠头’。爷爷所有的工具都是他根据需要自己制作,这件木工刨子就是爷爷亲手制作的。”杜勇刚回忆道。杜勇刚的父亲杜天喜出生于1952年,他见证了家族木匠活最辉煌的时期。
“父亲和大伯从小跟着我祖父学习木工技艺,他们掌握了打制各种木制家具的基本技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爷爷用这件木工刨子养活了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父亲用这件刨子让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杜勇刚说,“我至今还能回想起,童年屋子里散发着的特有木材香味。”由于小时候目睹父辈们做木工,耳濡目染加上身体力行,杜勇刚也学会了不少木工活。1998年,杜勇刚初中毕业后,便师从父亲、伯父学习木工技艺,爷爷留下来的这件木工刨子也成为他最喜欢的工具。
“这件木工刨子已经跟了我20多年,数不清做过多少木工活了。我用这个木工刨子制作过最大的物件是一个5米长、3米高的木雕牛。”杜勇刚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能用到这个老刨子的时候少了,刨子现已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但在杜勇刚看来,刨子一点点磨、一下下锉的过程,是磨掉粗糙、磨掉浮躁的过程,最终留下来的是经过精心打磨的,让人踏实。
因为热爱,所以传承
二十多年来,杜勇刚延续着父辈的梦想,完成了木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在刨子、凿子、锯子的世界里,他如鱼得水。在长期的劳作中,杜勇刚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长木雕。一件件枯木料,在杜勇刚的巧思妙手下变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国富民安》在陕西省第七届盆景根艺展暨宝鸡市第十六届盆景根艺奇石展中获金奖;他也成为宝鸡根艺美术学会理事,获得宝鸡市“乡土工匠”等荣誉称号。
近日,杜勇刚历时一年时间创作的一组木雕作品“蝉的四部曲”终于完工。只见一只“蝉”静静地趴在一支笛子上,它长着一对淡黄色的薄翼,两只米粒大小的眼睛,嘴巴像一个针状的吸管,其余3只“蝉”,也是惟妙惟肖,活脱脱一只只小金蝉。
杜勇刚说,这种木雕从选材、立意、设计、创作,每个程序都不能马虎,制作成败往往都在毫厘之间。为雕刻出一件好作品,杜勇刚时常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在一块小小的木料上重复上百遍刻工,但他很享受这个创造过程,每每完成一个复杂、精巧的物件,都让他从内心升起一种成就感。
“我们家族三代祖传做木工,一代比一代好,我非常欣慰。”杜勇刚81岁的大伯杜根喜说。如今,杜勇刚靠着一股韧劲、喜爱和坚持,将所有的时间和激情都用来打磨木工技艺。他说,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这几年,杜勇刚也带出了几名徒弟。他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木雕艺术传承下去。
看着眼前这个木工刨子,杜勇刚爱惜地说:“虽然这件木工刨子的使用率已经没有从前那样高了,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用湿抹布擦拭,待干后再上点油润润它。这不仅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更是对老一辈木工匠人,摒弃浮躁、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好品质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