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副刊
标题导航
|
村庄记忆
老家的蜂蜜
饺香里的父爱与岁月
鸟儿,人类亲密的伙伴
魅力蔡家坡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老家的蜂蜜
张全忠
每每想起老家那晶莹黄亮、香味浓郁、入口滑爽、甜味悠长的蜂蜜,我总会满口生津,勾起对老家生活的回忆。
我的老家在陇县北山深处,这里山连着山、沟套着沟,距县城有几十里。这里气候温润、植被丰茂,动植物种类繁多,年年山花烂漫、果实累累。
我家是全庄唯一养蜂的人家。每年产的蜂蜜,不仅让兄弟姐妹尝鲜解馋,变卖的钱还能应急。当有亲戚上门时,母亲和四婶会舀半碗蜂蜜,热几片蒸馍,冲一碗蜂蜜水招待。客人吃得眉开眼笑,赞叹连连。
这里的自然环境很适合蜂类生存。山高路远,外地养蜂人不会来,没有外来蜂种干扰;务农不用农药,“人头蜂”等蜜蜂的天敌少,蜜蜂的生存环境安全无害。春夏秋三季,山梁沟坡、崖头塄坎上,各种花儿赶趟儿绽放。春天的迎春花、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槐花,夏天的苜蓿花、枣花,秋天的山菊花铺天盖地,蜜蜂们忙得不可开交,整天嗡嗡欢唱。
全家人熟知蜜蜂习性,与它们温情相处。家人们不吸烟,不吃气味重的大葱大蒜韭菜,自觉打扫蜂巢周围卫生,不在附近生火,午后还会扑打前来猎食蜜蜂的野蜂,让蜜蜂惬意生活。
老爸和四叔一辈子务农,也养护着家里的几窝蜂,积累了一套实用的养蜂经验。他们选的蜂巢周围安静、光照充足、视野开阔,蜂巢的出口高于地面六尺以上,洞口用芦席片封闭,通风顺畅,留有上下两个出入口,方便蜜蜂进出。
春末夏初是蜜蜂分群分巢的季节,也是全家最紧张的时候。蜜蜂分群离巢时间短、速度快、阵势大,常让家人手忙脚乱。
若蜂巢口蜜蜂数量增多、胡飞乱撞,不像平日那样有序进出,可能是要分家了。新蜂王爬出巢口,群蜂立刻蜂拥而上,护其离巢。瞬间,空中密密麻麻的蜂儿缠绕成团飞舞,嗡嗡声响彻院子。这时,老爸和四叔各提半襻笼灰土,迎着蜂团抛打,迫使蜂群降落在院子里的树上。
母亲和四婶拿出收蜂网袋,用清水喷湿,盖条湿毛巾。老爸或四叔挑着蜂兜靠近蜂团,说来奇怪,蜂团会缓缓爬进蜂兜。收蜂人将蜂兜移到空蜂巢前,摘下放入巢内,用席片堵住巢口。
等几个时辰,蜂群集结在巢壁上,再取出蜂兜,在巢内倒少许蜂蜜,固定好巢口席片,塞住出入口。第二天打开,工蜂就出巢采蜜了。多数时候新蜂群能顺利收回并安定下来,但有时也会飞走,有的能再次收回,有的则远走他方,让人无奈。
每年秋天种上小麦、山菊花开败后,蜜蜂无花蜜可采,就待在巢中。为减少巢内花蜜消耗,家人准备铲蜂蜜。选在黑夜,大人们做好防护,点燃麻秆做的火把照亮,打开蜂巢洞口,用铁锨快速铲蜂蜜入盆中,母亲和四婶拍压欲飞的蜜蜂。
清理完蜂巢,将盆端进厨窑,把蜂片倒入热水锅烧煮,过滤出头道蜜水和二道蜜水。头道蜜水蒸发部分水分后保存为成品蜂蜜,二道蜜水则熬制成褐色膏状蜜汁作炒肉着色剂。
最后,残渣熬出蜂蜡制作蜡烛。每年铲蜜会选留两窝新蜂,冬天放入蜂蜜或白糖人工喂养。
我家装盛和铲舀蜂蜜都用陶器和木铲,不用铁质工具,以免蜂蜜变稀变味。
每年腊月,老爸和四叔留够自家用的蜂蜜、蜜汁和蜂蜡后,把多余的背到县城年集卖掉置办年货。
可惜老爸和四叔离世后,家人经验不足,不再养蜂,延续几十年的蜜蜂养殖结束了。但老家土蜂蜜的味道、院子里蜜蜂飞舞的场景、新蜂群分窝的紧张、满山遍野山花的芬芳、老爸四叔满是皱纹的脸庞,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