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综合
标题导航
|
父亲的党费证
七月时光
足迹
丰碑
旋律
亮光
红歌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七月时光
李勤
七月的蝉鸣,一阵紧似一阵,闷热的暑气裹着人,像在蒸笼里。村口那棵老槐树,撑开一大片浓荫,成了天然的凉棚。爷爷总爱搬个小马扎,坐在树下,慢悠悠地摇着那把磨得油亮的蒲扇。
我那时还小,就爱偎在他膝头,听他讲老一辈人的那些故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郑重,眼神像是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讲着讲着,他就会小心翼翼地从旧汗衫的口袋里摸出那枚党员徽章。徽章被岁月和体温磨得温润光滑,爷爷用他那布满老茧、沾着泥土味儿的大手,一遍遍摩挲着它。
树影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明明灭灭,他眼里闪动着一种光。那光,年幼的我懵懂,只觉得特别亮。直到后来,自己一步步走远了,才明白,那光是人心里的根,在贫瘠的黄土里,在漫长的黑夜里,默默地,执拗地往下扎,总有破土见光的那一天。
一晃很多年,还是七月,同学们排成一条笔直的线,铆足了劲念出誓词,声音在灼热的空气里回荡。汗水顺着我的脊梁往下淌,痒丝丝的。我仰头望着主席台上那面鲜红的党旗,阳光正好打在上面,金黄的镰刀和锤头像镀了一层金。那金黄的图案,多像破开云层的太阳,一道滚烫的光,就那么直直地烙进了我的心里。
打那以后,这面旗就在我心里扎了根。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流着。如今,我也常跟着社区的党员忙活些事儿。前些天去探望一位独居的大爷,老人的手紧紧攥着我的胳膊,嘴唇哆嗦着,眼睛里含着泪,翻来覆去就念叨着 :“好孩子,党好啊,党记着我们呢……”窗外的蝉,依旧不知疲倦地叫着,像在给这闷热的午后打着拍子。
夏日的阳光,还是那么烫,晒得后背热烘烘的。树荫下,蝉鸣密密匝匝,像谁家的巧媳妇在飞针走线,把光阴细细地缝进了记忆的布头里。我抬起头,望着那面在蓝天下舒展的党旗。风吹过,它猎猎作响。
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无数像我爷爷和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汗水与奉献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它让我们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生活如何琐碎,心中的信仰始终是最坚实的依靠、最强大的动力。它激励着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让信仰的光芒,在新时代的天空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让这面旗帜,永远高高飘扬,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指引与骄傲。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