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诗经》里的夏日之美
果蔬美味润心田
风物美姿俏荷花
农事美谈夏风长
生机美韵展蓬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生机美韵展蓬勃
本报记者 罗琴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诗经·豳风·七月》
夏季的宝鸡,荷花盛开处,总能听取蛙声一片;高大的杨树林中,蝉鸣如沸。伴随着渭河两岸随风翻涌的柳浪,这座从《诗经》里走来的古城,正以最鲜活的姿态,演绎出更生动美好的诗意篇章。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漫步在宝鸡的山林,便可听到隐匿于枝叶间的夏蝉,发出阵阵长鸣,好似在演奏一曲夏日交响曲。田野里,“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蚂蚱撒欢,纺织娘跳跃,“七月在野,八月在宇”,草丛中的蟋蟀、屋檐下的蟋蟀,也欢乐地歌唱着。这些可爱的生灵,在充满激情的夏日,共同奏响生命蓬勃的华彩乐章。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学生史卓雅说,很喜欢夏日到乡间去写生,听着蝉鸣与鸟叫,就觉得身心完全回归了大自然,也能潜心创作出极具自然之美的艺术作品。
《诗经》中的生灵之韵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还被镌刻在青铜器上。近日,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出土于宝鸡桑园堡的商代晚期蝉纹鼎(见右图),其纹饰如蝉,很是精美。据工作人员介绍,蝉纹在青铜器上出现,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有着丰富寓意,象征着蜕变、新生。古人观察蝉的生命历程,感悟到生命的循环不息。这件蝉纹鼎静静伫立,诉说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古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深邃思考。
仲夏时节的宝鸡,山色浓淡相宜,万物动静皆欢。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水草丰茂,白鹭蹁跹,朱鹮徘徊,为这片湿地增添灵动之美。在眉县的千亩荷塘,荷花竞相绽放,碧波荡漾、荷香四溢,宋诗里吟诵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诗经》中描绘的夏日荷塘之景相呼应。陇县的关山草原绿草如茵,骏马奔驰,辽阔壮美的风景引得各地游人前来感受大草原的自由与奔放。宝鸡这方土地,既有秀丽的自然之美,又有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处处流淌着诗经里的诗情画意,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