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断舍离
秦东风
  能把庞杂的生活过得简单而有情趣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人。能在诸多的家庭物品中迅速找到自己需用的物品,而不用着急忙慌四处翻箱倒柜的人,一定是生活有条理、行事有分寸的人。我何尝不渴望成为这样的人,然而,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整理收纳方面可谓一败涂地,有时甚至羞于提及此类话题。
  或许有人会问,家中的东西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依我之见,家不能成为储藏室,并非东西越多越好,在足够用的前提下,东西少、空间大最好。住进实用面积130余平方米的房间已近二十年,两个卧室都有大立柜,卧室床板下也有箱体,能放不少东西。然而,我却仍为家中的东西往哪儿放发愁。有时一件东西找了许多天,硬是不知放在了什么地方,索性再买一个,然而过了数月后,那件东西又被找到了,却在浪费了宝贵时间的同时又添置了一件“多余物”。
  日久天长,家中有些东西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譬如孩子玩过的一些玩具、家人穿戴过的衣服鞋帽,还有一些书籍。想处理之时,转而又一想没准什么时候还能派上用场,最终还是没舍得丢弃。多年前,单位号召给贫困山区捐物,所捐物品大多是些衣裤鞋帽之类,近些年没再这样做了,我家一些东西又多了起来,以至于时常犯愁一些物件该往哪里安置。
  不怕你笑话,为了放置家中物品,我在卫生间洗水盆下方打了柜子,装卫生纸与洗涤用品,给厨房添置了物品放置架,在卧室大衣柜与书房书柜上层板面放置了满满当当的闲置物品。就这样,仍有一些东西摆放在三个卧室的床头一角。由此看来,要想彻彻底底来个“断舍离”,绝非一件易事。
  造成家中物件较多的因素很多。家人都爱孩子,除了儿子儿媳常给宝宝置物外,亲戚朋友也常送这送那,难免重复;有些物件虽然长期不用,但却怎么也舍不得处理掉。长此以往,东西自然越来越多,心里就添堵。
  到过朋友家中参观,家里利利索索、清清爽爽,没有多余物,问其是怎样做到的?回答是:大胆扔、舍得扔,或是处理掉,或者送给有用的人。于是我下决心处理掉了大批旧书籍,宝宝的玩具、衣裤鞋子,只要别人不嫌弃,能送则送,实在送不出的东西就连同家中的旧衣裤、鞋帽统统塞进小区的回收箱,过些日子会有专业人员开箱取走。
  家中的东西少了,心情也随之爽朗起来。联想到朋友圈、通讯录、手机中的老照片,觉得也该来个“断舍离”。保留必要的朋友圈、微信好友,过一两年将手机里的照片整理冲洗出来,这样也可为手机减负。对邮递员每周送来的多份报纸,阅读之后我仅保留有用版面,装订成册以备再用。
  人到老年,太阳是跑步走的。退休之后更觉日子过得极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除了正常生活起居、饮食之外,每天锻炼、阅读、写作不可少。倘若都把时间浪费在放东西、找东西上,实在不值得,那就索性来个“断舍离”,让每一天都有好心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