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热点聚焦
第04版:新闻观察
第05版:健康养生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担当
归途中的他乡
强笋
小站老民警
比孝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站老民警
杨军
正月的清晨,陇海铁路线上还蒙着一层薄霜。刘大站裹紧警用大衣,跨上那辆漆面斑驳的电动车,沿着铁轨旁的土路缓缓骑行。寒风卷起他帽檐下的白发,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眯着眼望向远处——高铁站那栋灰扑扑的小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老陈,过年好!生意兴隆啊!”车还没停稳,刘大站便朝着废品收购站里喊了一嗓子。店主老陈正蹲在门口整理废铁,抬头一笑:“刘警官,您这大正月的也不歇着?”老刘翻身下车,顺手帮老陈把歪斜的招牌扶正:“歇啥?铁路可没有年节。”
刘大站已驻守高铁站多年。五十八岁的他,脸上刻着风霜,脊背却依旧笔直。高铁站由原来的一个四等小站改建而来,位于陇海铁路与徐连高铁的并行段,日均百余趟列车呼啸而过。二十公里辖区,九个村庄、五所学校……这些数字早被他嚼碎咽进肚里,成了骨子里的责任。
“师傅!桥洞底下有堆芦苇,风一吹直往栅栏里钻!”刚站稳,就见徒弟小杨气喘吁吁地跑来。刘大站眉头一拧:“走,看看去。”
高铁高架桥下,枯黄的芦苇荡在寒风中簌簌作响,几簇干草紧贴着铁栅栏,仿佛随时要扑向轨道。老刘蹲下身,指尖捻了捻草叶:“得清掉,万一有人扔烟头……”他掏出笔记本,潦草地记下位置,转头对小杨道:“下午叫工务段的人来,再联系地方村支书,让乡亲们别在这儿堆秸秆。”
回程时,老刘特意绕道大庙村小学。操场上一群孩子正追逐打闹,见他来了,呼啦啦围上来:“刘爷爷!今天讲火车故事吗?”老刘从兜里摸出一把水果糖,笑呵呵地分给孩子们:“下次带漫画书来!你们可记着,绝对不许翻栅栏!”
正在这时,对讲机突然炸响:“老刘!陇海线K138公里处有火光!”他立即转身冲出小学校门。
来到陇海线K138公里处,老刘就见铁路旁的荒地上,一团火苗正借着风势蹿向栅栏!当地几个村民提着水桶慌慌张张地跑,老刘扯着嗓子吼:“别泼水!扬沙土盖!”他夺过铁锨冲进火场,火星子溅在棉裤上烧出几个洞,他却浑然不觉。直到火势渐熄,他才一屁股瘫坐在泥地里。
“老刘警官!”老刘见隐患消除,正打算再去沿线巡查一番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就见废品站的老陈顶着棉帽跑来,手里攥着个塑料袋:“刚捡的!像是从货车上掉下来的零件……”老刘接过一看,瞳孔骤缩:是高铁信号装置的螺丝!他立刻掏出手机:“调度室吗?K13××次列车途经碾庄段前,请求临时停车检查!”一小时后,工务段在轨道上找到了松动的螺栓。列车长握着老刘的手连声道谢,他却摆摆手:“要谢就谢老陈,群众才是铁路的眼睛。”
“师傅,明年该退休了吧?”陪在他身旁的徒弟小杨却不合时宜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老刘一怔,他抬头望向高铁线,只见一列高铁列车正掠过,车窗的暖光连成一条流动的星河。他忽然想起多年以前初到小站的模样:空荡荡的站台,生锈的栅栏,村民隔着铁路朝他扔石子……而现在,孩子们会主动汇报哪段栅栏破了洞,废品站老板成了义务巡线员,连最爱骂他“多管闲事”的老张头,而今……
“急啥?”老刘悠悠地叹了口气,“等高铁护路队培训完新人再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