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理论
第05版:特稿
第06版:副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故乡的年
记忆中的蛇形象
磨面记
寄语新年
立春(外一首)
春天的信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记忆中的蛇形象
寇俊杰
上小学时,我从寓言故事《农夫和蛇》中学到了帮人首先要分清好坏,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还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与坏人打交道。
上初中时,我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到长妈妈讲读书人和美女蛇的故事,最后老和尚用盒子里的飞蜈蚣把美女蛇治死了。多少年过去,书中的其他内容早已忘记,但美女蛇的形象却记忆犹新,它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
后来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也有关于蛇的故事,如《蛰蛇》讲了私塾先生郭生遇见大蛇,蛇能让人腾云驾雾,郭生把这事告诉了全庄人,后来众人将蛇杀死的故事。
作家刘庆邦写过很多短篇小说,其中《害怕了吧》让我印象深刻。小说写少年杨晓华暑假时在屋子墙洞里发现了一条长虫,“他们这里不把长虫叫蛇,而是一直沿用长度和形象的概念,固执地把蛇叫成长虫。”杨晓华叫来他善抓蛇的三叔。蛇受惊后想钻进墙洞,但后半个身子被三叔抓住了,拽不出来,三叔就用钉子把蛇尾巴钉在墙上,往蛇的伤口和肛门处涂了三天毒药。蛇出来后,他又拿到村外埋到半人深的坑里,结果隔了一夜,蛇又爬了回来,这下没人敢动它了。最后还是杨晓华的父亲从外地赶回来,说只有扒房,就是扒房时,也把蛇待着的那个墙角留着。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存在,都要让人心生敬畏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蛇的生命力的强韧,以及人们对蛇的“不死”精神的恐惧,真是应了小说的题目——让我们“害怕了吧”。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热播,大街小巷常听到有人哼唱:“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赵雅芝扮演的白素贞高贵典雅,而法海偏说她是蛇妖,不顾白素贞在人间做的诸多好事,非要强拆美眷、捉蛇镇妖。这让我们都愤愤不平:如此貌美善良的白娘子,不害人还救人,即便是蛇妖又何妨?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她的喜爱。
乙巳蛇年来临,街上与蛇有关的年画、卡通造型中的蛇,条条都是那么婀娜多姿、呆萌可爱。蛇年十二年才有一次,它如约而至,但它也会如约离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