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神农氏与茶叶:
传奇的发现与千年的传承
韩星海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饮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品,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世代相传的佳话。据史料记载,这一佳话与炎帝神农氏紧密相连,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市姜城堡一带作为炎帝的故乡,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唐朝茶学大师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一记载为我们揭示了茶叶的最初发现者——神农氏。另据《神农本草经》所述,神农氏在遍尝百草的过程中,日遇七十二毒,幸得茶叶(古称“荼”)才得以解毒。这不仅是对神农氏勇敢与智慧的赞美,更是对茶叶神奇功效的认可。
  相传,远古时期的一天,神农氏在姜水畔的天台山一带采集药草。当尝到一种草叶而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树上的绿叶,这种绿叶不仅带有清新的香气,而且嚼食后能够缓解他的不适。神农氏对这种独特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命名为“荼”。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继续深入研究这种树叶的药效,并在秦岭之巅、巴蜀群山沟壑中寻找此类树叶。终于,他在不远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这些茶树的叶子与之前的树叶相似,熬煮后的茶水黄绿清澈,口感也与之前尝过的树叶相同。神农氏大喜过望,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这种茶叶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多种功效。至此,在百草之外,一种养生之药方,就是荼(今日茶)的最早发现与运用。
  为了帮助人们驱除五毒,炎帝神农氏先后配制出了多种药方。其中,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幸的是,神农氏在攀登秦岭峰峦天台山时,试尝了“火焰子”(俗称“断肠草”)后中毒身亡。传说,当地山民找到炎帝神农氏的遗体时,个个号啕大哭,泪水如雨。当这不幸的消息传开后,黄帝也闻讯从黄河岸边的北部桥山赶到此地,祭奠炎帝。
  为了纪念神农氏的丰功伟绩,当地山民自发修建了三清宫和“骨台寝殿”。千百年来,遗址尚存,在此寻根追忆和凭吊祭祀的人很多,这些建筑不仅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更将神农氏普济众生、遍尝百草的典故及采集草药与茶叶的传奇故事代代相传。如今,这段佳话已经成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经典篇章之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